60多岁的李大爷最近刚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不久李大爷便出院回家了。出院时医生嘱咐李大爷一定要按时坚持吃一种叫做氯吡格雷的药物,起初,李大爷感觉身体非常强健,可是没过多长时间,李大爷的心梗又犯了。经过医院的检查发现,李大爷存在所谓的“氯吡格雷抵抗”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服用抗凝血药物后,无法起到有效的抗凝作用。
原来,李大爷的遭遇是可以提前预知并有效避免的。只需要通过检测李大爷体内一个叫做“CYP2C19”的基因,便可以预先判断是否存在“抵抗”的可能,然后根据检测结果,由医师和药师制定一套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从而在保证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将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费用等降至最低。
最近门诊有一位心梗术后应用氯吡格雷的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血尿的现象,是由于药物引起?还是原来的基础疾病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呢?如果进行血尿的判断,需停用抗凝剂,而停药会面临心梗再次发病的风险。面对这种两难的状况,如何既能避免风险又可以实施有效的治疗呢?精准用药的精髓就此,改变千篇一律的给药方式,“量体裁衣”式的个体化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地治疗疾病,更加适应当代医学的理念!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