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中,抗生素应用原则有哪些?
问题解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因细菌、真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疗经过通常包括询问病史、查体检查、抗感染等环节。其中,抗生素的应用原则有以下几点:
一般原则
抗生素治疗应针对从血培养中分离的病原体。
用药要早
可减轻心脏瓣膜的损害,?;ば脑喙δ?,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剂量要足
赘生物内的细菌可增殖到每克组织 10^9 -10^10 的菌体浓度。由于病原体隐藏于赘生物之中且处于代谢休眠状态,不易被抗生素杀灭。因此要在赘生物内达到有效抗生素浓度,必须有高的血清浓度。
疗程宜长
疗程需要足够的长,过早停药容易感染复发,一般需要 4~6 周,才可达到完全消除感染的目的。
选用杀菌剂
抑菌剂不能杀灭细菌,停药后受抑制的细菌可重新繁殖。而杀菌剂能穿透赘生物,杀灭隐藏其深部的病原体。
监测血清杀菌滴度调整药物剂量
抗生素须静脉给药,在用药过程中应监测 SBT,要求抗生素注射后 30 分钟达到血清高峰浓度且血清杀菌滴度 (SBT)≥ 1:8,否则应增加剂量。
联合用药
可起协同杀菌效应,以获得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例如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能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促进氨基糖苷类药物进入细胞内杀灭细菌。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