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节律异常,可发生于健康人,有心脏疾病者更易出现。按照心率增快或减慢可以分为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发生
正常人的心脏在某些生理条件下可以发生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或窦性心动过缓;各种器质性心脏疾病均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以引起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种类很多,除了器质性疾病可以导致心律失常以外,健康人也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生理条件下发生心律失常,因此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各种各样,如心慌、乏力、气短、大汗、眼前发黑甚至晕倒,有些心律失??梢晕奕魏沃⒆?/span>。
心律失常是否有临床症状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心脏的基础健康水平,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发作时间以及持续时间,病人的敏感性等。有些心律失常可能不会产生任何症状。
心慌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症状,但也并不意味着出现心慌一定是心律失常。比如健康人在休息不好、精神过度紧张时可以感到心慌,需要做心电图来诊断。
症状和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没有必然的关系,病情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类型、心跳的快慢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能因为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而忽视心律失常的治疗。
有些心律失??梢栽斐赡怨┭蛔?,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倒,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及时到心脏科就诊。
心律失常的诊断
心律失常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来确诊。有时候需要进行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记录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必要时还需要电生理检查来明确诊断。器质性疾病造成的心律失?;褂Ω枚栽⒉〗屑觳椤?/span>
很大一部分心律失常是随着患者的生理或病理状况的改变而间断出现的。比如阵发房颤患者在不发作时可以表现为正常心律。因此需要反复、多次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为了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需要进行多种辅助检查,如心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食道电生理检查,心腔电生理检查等等。有时候为了明确原发病,还需要行其他的辅助检查。
心律失常的治疗
少部分症状较轻并且危险度较低的心律失常不需要治疗,但是对于症状较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需要积极治疗,包括药物、手术及两者联合应用。
心律失常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患者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需要心脏电复律、射频消融等治疗及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治疗。
根据心律失常的种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有些心律失??梢杂靡┪锟刂?,有些心律失??梢酝ü淦迪诟?,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些心律失常由于病因不能有效治愈,或心脏存在病理性基质,容易反复发作,如房颤等心律失常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心律失常的预后
心律失常的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种类、发病原因、患者身体状况、治疗过程有很大关系。很多心律失常经过适当的治疗一般不会影响寿命,而有些恶性心律失常可以引起生命危险。同一种心律失常若原发病不同,预后差别很大。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治疗。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