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不肯宽恕我,明天我不愿原谅你,这是一条社会的精神食物链,一种恶性的循环,反正最终的结果是互相伤害。
据昆明广播电视台报道,有一位周先生,前两天因为感冒,在他家附近长耿地村诊所求治。周先生说,他让诊所医生给打青霉素,但医生说青霉素没有。他就叫医生给打先锋。医生就给他做了皮试,皮试当时没过敏。八点半打下去的针,十一点钟肚子就胀疼,胀疼的受不了了,周先生就打110报了警。
随后,被120救护车,送到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周先生怀疑,之所以自己出现不适症状,那是因为诊所的医生,弄错了自己的药水!
周先生说“我没有医药费,我希望他们给我协商医药费来帮我看病,怎么处理又再说。因为我是感冒,昨天都还精神爽朗,但是B超上那个单子我看见一切都是正常的,但是有一项是异常,我不懂那个,要医生才懂。”
据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急诊科医生说,周先生右下腹的阑尾区有一个扩张,大概管径在0.8左右,考虑可能是阑尾炎。等专科医生看了以后,再确定到底下一步治疗的问题。至于像他之前说的,会不会是因为感冒打针水引起的阑尾炎?一般没听说过,阑尾炎基本上多数都是自发的。周先生之所以出现腹痛、四肢无力是由于阑尾炎引起的,对于周先生的情况他们建议手术治疗。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自己三年前曾经接诊的一个病人。
2016年末一天中午快下班的时候,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送来了一位中年妇女,挂急诊。
女人是被这男的电瓶车刮擦倒地,送来检查,看有无大碍。
女人一直不停大声呻吟,脸部表情痛苦不堪。
我赶紧对她进行了一番查体,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体征。于是,就建议留观24小时,劝说他们没有大碍不妨协商解决。
但是,没想到,女人凤眼圆睁,说我与肇事男人认识,想帮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强烈要求转市级三甲医院住院检查。
我一再解释劝说,无济于事。最后反倒是那肇事男人妥协了,答应了那女人要求,由我们派车护送到本市一家三甲医院。
我随车转诊,下午两点左右,到普外科专家门诊,一位资深老主任对女患者一番详细查体,开了头颅CT检查特殊情况后,再一次建议留观一天,协商处理。
毫无例外的依然遭到那女人的质疑:“医生,你也没检查我肚子,你怎么知道我内脏没被撞坏?要是我有什么后遗症,我可不会放过你,你要对我负全责!”
女人一句话,把老主任给唬住了。身为医生,最怕也最不愿看的就是这种因为纠纷而就医的患者,因为,稍有不慎,往往就会成为双方矛盾冲突转移的对象。
万般无奈之下,老主任只好迁就患者,满足她的要求,为她开了妇科彩超,结果所有的都正常。女人还是不休,说小腹部疼痛。
老主任只有进一步请妇科医生检查,说除了有些“宫颈糜烂”,未见异常。
于是,老主任再次耐心告知她说,基本正常,没有什么大碍,就是有点宫颈糜烂,不过这个病现在教科书已经删除了,不必住院治疗。
没想到,老主任话音未落,女人一把拽住那男的,大吼道:“我一直身体好好的,从来就没什么宫颈糜烂,这是让你给撞的!”
那男的一下子怔住了,嘴角不停的蠕动,不知所以。显然,他对妇科不甚了解,不知道宫颈糜烂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但是,女人的这番话让在场的老主任和我哭笑不得,却又心生寒意。不难看出,这女人是铁定讹上了那电瓶车主。
当道德缺失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极低,却往往能带来很大的收益时;当冲突横亘在你面前,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的听从内心的恶来摆布追逐利益,还是听从内心的善来进行修为与人交好?这是个极容易的选择。
所以,当今社会,非黑即白者多见,唯利是图者也不少,趋利避害又互相加害。今天你不肯宽恕我,明天我不愿原谅你,这是一条社会的精神食物链,一种恶性的循环,反正最终的结果是互相伤害。交警对现场进行了事故痕迹勘察,详细了解了全部事情经过,作出处理意见,由女方先自行垫付药费治疗,然后双方走司法程序,所治疾病是否与车祸有因果关系,该谁承担何种责任,由法院判决。
听闻警察此言,那女人有些懵住,撒泼之劲顿时消减,终于打消进一步住院治疗的念头,同意回家,一场闹剧总算结束。
在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其实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有些患者,你永远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听到女患者那句“我宫颈糜烂就是你撞的!”这句话,我不禁想起了人民日报当年评罗尔事件的话:给道德与法律一个清晰边界,很多事就没那么复杂。电影《烈日灼心》中,警察伊谷春说过:我很喜欢法律。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
给道德与法律一个清晰的边界,让法律的归法律,让道德的归道德,很多事情就没那么复杂。当法律分解掉不必要的社会协作成本,道德自会去洗刷人们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