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卫生院为中心打造乡村医生身边的实训圈
据调查了解,目前一些地方在中心卫生院、诊疗能力强的乡镇卫生院相继开设了区域实训基地,每月定期组织按区域划分的附近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乡村医生来实训。 区域实训基地进行心肺复苏、心电项目、多发病常见病诊疗用药、中医非药物治疗技术、静脉留置针、耳穴埋籽术、外科操作技术、清创换药、环境表面及常见物品清洁消毒等基层实用项目理论及实践操培训与考核,避免单一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实训基地,打造最短距离、身边的、常见的、基层用得着的、常态化的基层实训圈。 卫生计生部门对各基层实训基地明确了实训目标、工作重点、具体措施,要求强化实训基地师资力量建设,请进来、送出去,不断激励实训基地师资人员锻炼和提高教学水平,并定期对实训基地教学课件开展评审活动,以期来提高基层实训效果。 笔者曾到部分实训基地现场实时查看,并与乡村医生交谈。乡村医生普遍反映,这种形式非常好。 一是不用像以前那样折腾到县人民医院,而且那么多人,学不到东西,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有机会演示操作; 二是离家门口不远,方便; 三是讲的东西在基层更适用; 四是易与身边的实训老师沟通交流,平常不懂的可随时电话、微信请教,县医院医生相对忙,没有时间指导; 五是每个月附近的乡村医生都能聚一聚,交流交流,增加联系。 区域基层实训基地让乡村医生培训常态化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每一个医务人员都应不断加强学习,提升医学理论及技能。我们乡村医生处于最基层,生活工作杂事多,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大,没有时间、没有机会、也不可能经常到大中医院进修培训。 不可否认,有些地方乡村医生培训还不到位,培训覆盖面不广,培训形式单一,要么分期集中到县城培训,主讲老师都是县以上的医疗、公卫骨干,效果好是好,但太折腾乡村医生;要么乡镇卫生院自行培训,效果相对较差,甚至不培训,缩短课时,培训流于形式。 笔者认为,开设区域基层实训基地,让乡村医生培训常态化可行、可圈、可点。 一是可充分利用每月半天培训时间,让乡村医生不影响平时诊疗;二是保证了培训参与率、覆盖率;三是提高了培训质量,让乡村医生真正长知识、长本领。 希望各地都能创新乡村医生培训方式,在常态化开设区域基层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还可以采取送教上门集中培训、视频教学、远程会诊及自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内容要涵盖卫生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医疗文书写作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技术,以及中医药基本知识及运用中医药防治疾病技能的培训。 另外,不妨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培训乡村医生。 制定结对帮扶乡村医生激励政策,吸引更多城市退休医生、市县乡各级医疗机构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定期到村卫生室蹲点义诊、现场手把手指导、讲解、示范,采取“一带一”、“一带多”的办法培训乡村医生,从而不断提高乡村医生诊疗水平,提升他们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