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潍坊市被确定为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8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市、区),潍坊鹤祥安养中心被确定为首批省医养结合示范单位;90%的医疗机构已为老年人开设就医绿色通道,90%的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五个突出”,引领医疗与养老融合发展。
一是突出政府主导。潍坊市委、市政府将建设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先行区,纳入新旧动能转换“四区四基地一通道”重大工程,列为品质城市建设核心支撑项目。市政府成立了先行区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医养结合工作开展。
二是突出部门联动。统筹整合部门资源,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部门明责担责。卫生计生、民政部门负责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规划衔接,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保障医养结合机构土地供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等,形成了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合力。
三是突出规划引领。着眼健康事业与产业两翼互动,编制实施《潍坊健康城(医疗中心)规划(2016~2020)》,制定完善建设医养结合先行区工作方案,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保障措施,以顶层规划引领工作开展。
四是突出政策扶持。在省级对医养结合机构给予补助的基础上,市、县两级设立专项资金,给予建设与运营补助,支持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目前,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
五是突出差异发展。在高端支持三甲医院规划建设医养结合综合体,用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养老服务。目前,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6家三甲医院正在规划建设,其中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养中心已完成改扩建,打造全国首家精神疾病患者养老基地。在基层推动镇卫生院与敬老院一体化建设运营,实现资源整合、优化发展。目前,已有诸城桃林镇卫生院等10家基层医疗机构,率先实施了“两院一体”建设。
“五种模式”,建设医养融合服务体系。
一是养医合作。支持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开展协议合作,建立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全市120家养老机构中已有63家与医疗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二是以医融养。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支持二级及以下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全市已有25家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
三是以养融医。养老机构内设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或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全市已有45家养老机构开办或内设了医疗机构。
四是医养一体。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开办医养结合综合体,实现“医—养—护”一体化服务。2017年,全市在建医养结合体35家。
五是居家签约。推进居家医养服务,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因地制宜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服务。全市已有32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164支签约服务团队,建档服务643234人。
“五个联动”,提升医养结合发展水平。
一是“医养+保险”联动发展。在率先实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同时,建立了意外责任保险和老年人团体意外保险制度,为购买保险的医养结合机构给予50%的参保补助。已有60家养老服务组织投保,惠及4071名老年人。
二是“医养+旅游”联动发展。依托华都颐年园等养老服务中心,开辟季节性旅游健康养老路线,组织老年人根据季节变换异地旅游健康养老。
三是“医养+集群”联动发展。围绕中心城区提升和弥河、潍河“两河流域”开发,打造集休闲养老、特色医疗、文化教育、辅具营销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高地。
四是“医养+开放”联动发展。充分利用鲁台经贸洽谈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等平台,先后举办了2016中国(潍坊)健康养老产业博览会、2017两岸健康养老产业合作洽谈会,宣传推介潍坊市医养结合服务业发展优势,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潍投资兴业。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大机遇,着力推进招医引院,目前已签约63个项目,投资总额约45亿元。
五是“医养+智慧”联动发展。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发展智慧医养服务新业态。对接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推广应用“云天使”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实现医养机构对老年人的远程看护和实时联系,提升了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焦字伟 张华松)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