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冬天和春天是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眼下正值春天,北方天气依然寒冷,而且春季气候变化大,暖中有寒,暖寒交替,有时一日气温三变。寒冷可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心脑血管负荷加重,血压升高,从而引发脑缺血或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疾病。据研究,从季节的发病情况分析,60岁以上男性人群在春季发病率较高。中老年朋友还是需要多加注意!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杀手”,其复发率、致残率也很高,应严密关注中风发病的先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前面我讲解了很多治疗方法了,今天再给大家讲讲时下,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1、打好“保暖牌”: 别让身体受凉
心脑血管病患者要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物,天气不好时尽量少出门,防止呼吸道感染和因气温变化引起的血压波动。如果需要出门,要注意保暖,减少血管受到冷空气的刺激。
2、打好“运动牌”: 锻炼适可而止
如果是心脑血管患者,春季应该适当活动身体,进行锻炼恢复。但不能在大早晨出门进行锻炼,容易发生意外,这是因为人在起床后交感神经兴奋,早晨低气温时锻炼,血管骤然遇冷易收缩,容易诱发中风。心脑血管病人不要过早出门锻炼,以太阳出来后或下午4时左右运动为宜,感觉微微出了汗就应停止运动。
3、打好“饮食牌”:四忌和四宜
心脑血管病人千万要管住嘴,在饮食上要记住四忌:
1、要低油、低盐、低脂,豆酱、咸菜、腌肉等最好不吃。
2、不暴饮暴食,吃的过饱,造成心脏血液供应不足、大脑负荷加重。
3、控制高热能食物摄入,避免超重。
4、不能吃含糖量较高的甜食,糖在体内仍转变成脂肪,可增加血液粘度。
这四种食物有助于心脑血管患者食用:
1、鱼。据统计显示,每天吃摄入100克鱼类的人群比不吃鱼的人群,在冠心病、中风的病死率上要低50%,其中以沙丁鱼、鲐鱼、青鱼和深海鱼类最佳;
2、胡萝卜。胡萝卜中丰富的β胡萝卜素嫩能够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可以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上积结,让血管能够时刻畅通,预防动脉硬化,继而起到有效防止中风发生的效果;
3、土豆。土豆富含钾元素和维生素C,所以,其作用和香蕉类似。中医认为,土豆具有和中养胃、健脾利湿、降糖降脂、宽肠通便的作用,每天吃一次土豆约50克,可使脑卒中风险下降32%。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