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晌<吧D敲垂赜诩毙孕募」K澜谟钟心男┳钚卵芯拷?,总结如下。 1.JAHA: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死亡率上仍存在男女不平等!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和预后方面存在年龄和性别特异性差异,近日,心血管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来自意大利罗马圣乔凡尼伊万格丽斯塔医院心内科的Leonardo De Luca医生及其研究团队的文章,旨在对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治疗和预后的当前趋势进行描述。 研究人员所使用的分析数据,来自于5个意大利全国前瞻性登记中心,在2001年至2014期间连续就诊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研究人员对所有的分析对象都进行了年龄和性别匹配,并根据年龄分为4个组:<55岁组,55-64岁组,65-74岁组和≥75岁组。该研究共纳入了13,23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2.1%为男性和27.9%为女性)。 研究者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个从溶栓治疗到主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渐进性转变,伴随着整体再灌注率的增加(P趋势<0.0001),这一变化在横跨性别组和各个年龄组是一致的。粗略住院死亡率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分别为3.2%和8.4%(P<0.0001),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粗略住院死亡率随着年龄分层显著增加,但随着时间推移而显著减少(所有P趋势<0.01)。在多变量分析中,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年龄(比值比为1.09,95%可信区间为1.07–1.10,P<0.0001)和女性(比值比为1.44,95%可信区间为1.07–1.93,P=0.009)与住院死亡率显著相关,但这两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无统计学差异(P交互作用=0.61)。 由此可见,尽管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方面发生了从溶栓治疗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全国性转变,并且这一转变影响所有年龄的男性和女性患者,但是不考虑年龄因素,女性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仍要高于男性。 2.Front Physiol:牙周炎确可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既往已有许多临床研究探究了心肌梗死和牙周炎之间的关系。尽管大部分研究显示牙周炎或可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但是这些研究的结果和研究类型并不一致。本研究旨在通过荟萃分析探究心肌梗死和牙周炎之间的关联强度。 研究人员检索了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中符合条件的对比了心肌梗死及非心肌梗死患者牙周状况的病例对照研究。提取每项研究的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来评估心肌梗死与牙周炎之间的关联强度。计算牙周相关的参数的平均差异和95%可信区间以确定其整体效果。 结果共纳入了十七项研究,包括共有3456名心肌梗死患者和3875名非心肌梗死对照者。心肌梗死和牙周炎的总OR为2.531(95%可信区间:1.927-3.324)。临床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菌斑指数,和缺牙数的平均差异分别为1.000(0.726-1.247),1.209(0.538-1.880),0.342(0.129-0.555),0.383(0.205-0.560)和4.122(2.012-6.232)。 总而言之,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支持心肌梗死与牙周炎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此外,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患者的牙周和口腔卫生状况较差,牙齿数目较少。未来仍需更高质量和更精心设计的研究以探究心肌梗死和牙周炎之间的因果关联。 3.J Intern Med:糖尿病女性警惕心肌梗死! 成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AIDA)的长期后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探讨AIDA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MI)风险,控制社会经济因素、生活方式、代谢综合征和血糖等混杂因素。 共有62995名参与者,包括207名AIDA(发病年龄≥35岁,抗GAD阳性)和232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35岁,抗GAD阴性)。随访期间发现2614例MI。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校正混杂因素后的不同组参与者的MI风险。 女性AIDA患者与非糖尿病者比较,MI风险增加近4倍(HR 3.63,95%CI 2.21–5.96);男性AIDA患者与非糖尿病者比较,MI风险不存在差异(HR 1.30,95%CI 0.70–2.52)。 2性糖尿病患者,无论男女,MI风险增加(男性:HR 1.92,95%CI 1.62–2.26;女性:HR 2.39,95%CI 1.98–2.89)。 虽然AIDA患者的代谢因素更好,但是血糖控制情况却不如2型糖尿病患者。多变量模型和敏感性分析表明,这些结果是强大的。 结果表明,与男性AIDA和男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AIDA女性患者更容易发展为MI。进一步的调查是必要的,以确认这种性别差异。 4.Heart:低水平褪黑激素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近日,在心脏病领域权威杂志Heart上发表了一篇来自美国波士顿内科布莱根妇女医院肾内科的Ciaran J McMullan医生及其团队的研究文章,旨在明确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嵌套病例对照研究,参与者来自于护士健康研究的I和II队列。共有209例发生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时匹配209例正常对照者,研究人员在研究之初收集了所有研究对象的晨尿标本。夜间褪黑激素的分泌通过测量晨尿中尿肌酐进行标准化后的6-羟基硫酸褪黑素的浓度来进行评估。研究人员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重要危险因素的独立相关性。 研究者发现低水平的褪黑激素分泌与较高风险的心肌梗死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对匹配变量进行调整后,研究者发现经对数转换的6-羟基硫酸褪黑素与尿肌酐比值每降低一个单位,比值比为1.51(95%可信区间为1.16-1.96)。在控制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风险评分以及昼夜因素的多变量模型中,研究人员发现6-羟基硫酸褪黑素与尿肌酐比值每降低一个单位,心肌梗死风险显著增加(比值比为1.40;95%可信区间为1.02-1.93)。相比于最低褪黑激素分泌水平的妇女发生心肌梗死估计的绝对风险为每10,000人每年有197例心肌梗死患者,最高褪黑激素分泌水平的妇女发生心肌梗死估计的绝对风险为每10,000人每年只有84例心肌梗死患者。这种相关性受体重指数影响较大(P相互作用=0.02)。 由此可见,低水平褪黑激素的分泌与体重指数增加的女性心肌梗死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褪黑激素可能是体重指数增加的妇女发生心肌梗死的一项新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5.Ann Surg:血管术前心脏咨询对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影响研究 目的是了解大血管术前心脏咨询的全州变化,并确定咨询是否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poMI)差异存在联系。 大血管手术前进行医疗咨询,可以减少围手术期的风险。尽管术前咨询有好处,但专门的主要血管手术的术前心脏咨询的效果相关证据是缺乏的。 患者和临床数据来自于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的全州血管手术登记处。使用修改后的心脏风险指数类别对患者风险分层,比较接受和未接受术前心脏咨询患者的poMI差异。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术前心脏病咨询率的医院其poMI发生率。 研究人群包括5191例接受开放性外周动脉旁路术患者(n=3037)、开放性腹主动脉瘤修复患者(n=332)或血管瘤修复患者(n=1822)。使用修改后的心脏风险指数类别对患者风险分层后,术前心脏咨询和poMI之间没有关联。不同医院的术前心脏病咨询率差异很大术前心脏病咨询率。高的术前心脏病咨询率医院(>66%)与其他医院相比,poMI发生率更低(OR,0.52;CI:0.28-0.98;P<0.05)。这些医院的各种医疗专业的咨询率也更大。不同医院的血管外科术前心脏咨询率差异很大,对poMI的影响主要是医院层面,与患者关系不大。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