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门诊时常见到细菌性腹泻的患者,询问原因,是患者进食不洁食物导致食源性腹泻,那么什么是食源性疾???
食源性疾病是指被微生物污染的食物进入机体后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患者乏力、发热、头痛、出汗、寒战、关节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水样便、脓血便)等,若患者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发病原因是致病因子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常见的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有志贺氏菌、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及诺如病毒等。
1. 食源性疾病有哪些临床特点?
(1)潜伏期短,一般由几分钟到几小时,食入“有毒食物”后于短时间内出现;
(2)病人多以腹痛,腹泻,恶心与呕吐等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
(3)发病与进食入某种食物有关;
(4)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多发生细菌性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发生肉毒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等。
2. 食源性疾病如何治疗?
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泻,从而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因此常用的治疗方案是防治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即补液。
补液疗法包括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采用哪种治疗方案,依据患者临床表现来决定。如果患者脱水严重,或存在其他口服补液的禁忌证时可考虑静脉补液。
特异性治疗措施需要医师诊断后才能进行,细菌感染比如细菌性痢疾、伤寒等,常需要及时给予抗菌药物的治疗,所以一旦出现疑似食物中毒或出现进食后机体不适,及时就医很重要。
3. 食源性疾病治疗的常用药物
治疗原则很简单,也是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手段:补液、补充电解质,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毒、抗感染、对症支持等。
临床常用药物及用法
(1)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100ml 一天2次,静脉点滴
(2)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泮托拉唑80mg 一天1次,静脉点滴
(3) 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维生素C 3.0维生素B6 200mg 氯化钾注射液15ml 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8mg 一天1次,静脉点滴
(4)氯化钾缓释片、左氧氟沙星胶囊、多潘立酮片等药物口服。
4.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首先强调公众增加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从源头上杜绝进食不洁食物,尤其不要进食不新鲜食物,其次注意收集相关饮食安全的科普知识,在夏季和秋季注意对食材的存放安全。下面介绍相关?;ご胧?/span>
(1)到有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
(2)尽量不买散装食品,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3)食物生熟分开,不喝生水,生食瓜果必须洗净;
(4)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
(5)尽量不剩饭菜,吃剩的饭菜尽量放冰箱储存,下次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6)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