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公布《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简报(第123期)》,介绍了安徽省宣城市的基层医改经验。
据简报,为解决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较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乡村医生年龄老化且后继无人等突出问题,安徽省宣城市提出了一系列医改举措。
放眼全国,这些问题是目前基层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普遍难题,那么安徽宣城市的答卷到底是什么?整理如下:
No.1
乡镇卫生院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按照“两包三单六贯通”的路径,组建了16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两包”:医?;鸫虬?、基本公共卫生资金打包;
“三单”:政府办医责任清单、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清单、医共体外部治理综合监管清单;
“六贯通”:专家资源、医疗技术、药品保障、补偿政策、双向转诊、公卫服务上下贯通。
在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医院的帮扶下,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得到有力提升。
全面推行“一类保障、二类管理”
基层医疗机构将全面推行绩效改革。
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实行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保障、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在落实“两个允许”的基础上,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调整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
除此之外,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实际需要,发放加班、值班等补助,纳入绩效工资总额。
提升基层绩效、70%-100%奖励绩效
在培养协议规定的基本工资和社会保障的基础上,定向生规培期间,增加基础性绩效及70%—100%的奖励性绩效,提高农村订单定向毕业生培训期间生活待遇。
截至2020年6月,共招录订单定向免费生362人,已毕业入编到乡镇卫生院211人。
招人用人有“两个自主权”
建立招人用人“两个自主权”。县级卫生健康委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自主组织招聘,招聘结果报同级编制、人社部门备案。
探索职称聘用制度改革,乡镇卫生院对专业技术评聘拥有自主管理权,如对无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岗位的可根据服务能力进行自主“低职高聘”,提高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可对服务能力弱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高职低聘”。
No.2
村卫生室
在乡镇卫生院设立乡村医生工作岗位
建立村医“县招乡管村用”机制。在乡镇卫生院设立乡村医生工作岗位,对村医实行“县招乡管村用”。
拓宽乡村医生发展空间,对年龄在45周岁以下,在村卫生室连续执业3年以上、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由县级卫生健康部门在空岗内根据岗位需要,经考核后直接录用到乡镇卫生院执业。
在岗村医统一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各县市区出台在岗村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为在岗乡村医生统一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承担的部分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足额保障。
全面落实到退休年龄村医生活补助政策,对具有乡村医生资质、从事乡村医生工作10年以上、到退休年龄,且未购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乡村医生,给予每月不低于300元生活补助。
设立偏远山区村医专项补助,对地理位置偏远、常住人口少的村卫生室予以财政专项补助。
建立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化解机制,县级财政按每个村卫生室1000元标准为村医购买医疗责任险。
服务满6年入编、医共体内部交流
与相关医学院校联合开展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全市计划从2020年至2022年,招录360名具有本地户籍的高中毕业生,今年已录取71名。学杂费由县级财政承担,住宿费由学校全免。
学生毕业后安排到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工作岗位,6年服务期满后可参加乡镇卫生院定向入编招考并在医共体内部交流。
村卫生室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开展全市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每个行政村建成1所80—12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做到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资料室、值班室独立分开。
县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全市3个无村卫生室贫困村和13个无村卫生室非贫困村进行村卫生室新建和改扩建。
实施宣城市村卫生室健康脱贫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在全市村卫生室集中开展“五统一”(统一功能定位、布局设置、设备配置、规章制度、环境整治)健康脱贫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建立防范村医“空白点”长效机制
建立“百医驻村”帮扶医生接续、村医退出后动态补充、村医队伍建设保障三个机制,以防范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建立到龄返聘村医帮扶工作机制,由乡镇卫生院组建医务人员团队对70岁以上的返聘村医进行帮扶,提升村医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提待遇、给编制、拓宽晋升渠道留人,安徽省宣城市的各项举措,切实让基层医生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我们也期盼这样的好经验、好做法能在更多地区推广!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