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大,失眠已经不再是谁的专利,失眠久了黑圆圈越来越明显,皮肤也越来越糟糕,整个人都是晕晕沉沉的。
噩梦缠身,睡不踏实
从中医理论上讲,这类人属于营气不足型。睡觉时整晚都似睡非睡,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会出现心慌。
在治疗上,主要以养血安神为主,可服用安神定志丸、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多吃些补血的东西,如大枣、阿胶等。也可试试百麦安神饮,做法为取小麦、百合、莲子肉、大枣适量,一起炖服。连炖两次,取汁,随时都能喝。
入睡困难
有朋友很早就躺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很难进入睡眠状态,这类人属于肝郁气滞型,有时胸胁会有胀痛感。
在治疗上主要以疏肝解郁为主,多吃小米、牛奶、牡蛎肉、龙眼肉等食物?;挂⒁獾餮?,消除顾虑以及紧张情绪。另外,睡前最好用热水泡泡脚。
醒得早,醒了又睡
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醒得早,但醒了又睡,迷迷糊糊到天亮?;咕0橛醒矢?、口干、长痤疮、盗汗的症状,这类人属于营血蕴热型。
可以按摩内关(三个手指压住手腕,最里面的中心点)、神门(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后溪(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等穴位,平时多吃藕、槐花、绿豆、薏苡仁、冰糖柚等,用生地黄和冰糖泡水代茶饮也有很好的效果。
时睡时醒
这类人属于脾胃失和型。夜间睡不安稳,同时感到口腻、口淡,有厌食、大便不成形等症状。
治疗原则主要以和胃健脾安神为主。生活中,可以常吃小米莲子百合粥,做法是,将小米、莲子、百合用适量的水熬成粥食用,熬出来的粥口感清淡、香甜,又能养心安神,是睡眠不好的调养佳品。
病因
失眠中医称不寐,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是中医神志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不寐病名出自《难经·第四十六难》,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不眠”、“少寐”等名称。临证轻者入寐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或寐而不酣;重者可彻夜不寐。人体正常睡眠乃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结果,这种规律如果被破坏,就可导致不寐症。其病因、病机主要有虚实两方面,实者为七情内伤、肝失条达、饮食失节、痰热上扰;虚者为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劳倦过度、心脾两虚。
治疗方法
目前对失眠的治疗有心理疗法、西药内服法、外治法等多种治疗方法,单纯心理治疗难以根治本病,口服睡眠诱导剂或镇静催眠药,虽然起效快、见效强,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潜在的成瘾性,并且部分药品价格高、疗效不稳定。而中医药以其辨证治疗、疗效稳定等特点,成为现代治疗失眠症的首选方法之一。取中药夜交藤,珍珠母,合欢花,远志,何首乌,女贞子,黄连各等份研末取4g药物用蜂蜜少许调匀置于水凝胶冷敷贴湿贴上。
选穴:取双侧三阴交,照海,涌泉,内关。
操作方法:操作 :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穴位,并要求皮肤清洁干爽(有皮肤病的部位不宜贴药),将药物置于敷贴上,贴在所选的穴位上,24h取下敷贴的药物。以贴药的皮肤痒、潮红为度。每伏敷贴1次,每次选用2~3穴,上述穴位交替使用。
治疗效果:治疗后第二周,治疗56例,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3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2.1%。治疗后第四周,治愈8例,显效19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9%例。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