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敷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学基础上应用中药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对机体的调整作用,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该法历史悠久,近两千年来,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乐用。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之法,是在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激发了经络腧穴对人体的调节功能,是二者相互协同、相互激发和叠加的结果,较单纯用药、针灸均有一定的优势;另外,药物(小剂量)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气血使其直达病所,可产生相对较强的治疗结果,同时避免了因肠胃、静脉、肌肉等途径较大剂量给药而产生的药物毒副作用和抗药性的弊端。贴敷疗法以其简、便、灵、验、安全的优点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药物敷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独特的外治疗法。它与口服药物的内治法一样,对错综复杂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审因辨治,选药配方敷脐,使药物的气味通过脐部吸收,由诸经百脉运送全身,以调气血、和脏腑、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脐”与命门平齐,为腹部之“缺”,又为元神出入之处,故取名“神阙”。神阙位于任脉与冲脉交会处,并与督脉互为表里,是通向全身各部的一个关键要道。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最薄,敷药最易吸收;而且药力可不通过胃肠、肝脏代谢,经皮肤吸收后直接由脐下、腹膜下密布的静脉网和动脉分支输布全身各部,故药物有效成分破坏较少,这是口服药所不及的。
药物敷脐的具体做法是:将鲜植物药捣泥或干药研粉,加透皮剂调糊敷脐即可。由于此法简易、安全、疗效好,尤其适宜儿童和妇女各种疾病的防治。
这里介绍常见病验方数则,供参考选用。
1、小儿夜啼
?、傧覆枰妒柿拷览梅笃?,适脾虚夜啼。
?、诶碇型枋柿?,温开水调糊敷脐,夜敷早揭,适脾寒夜啼。
2、小儿盗汗
五倍子、煅龙骨粉等量,冷开水调糊、敷脐,纱布固定,1日1次。
3、小儿积滞
玄明粉3克、胡椒粉0.5克,混匀、敷糊敷脐,每晚1次,连用3~5天。
4、小儿惊风
芙蓉花嫩叶6片,切碎捣泥,鸡蛋1个,和匀,煎后取适量敷脐,可缓解症状。
5、小儿癫痫
吴萸适量研粉置脐窝内,胶布固定,7~10天一换,用于发作期。
6、小儿麻疹
阿魏0.2~0.4克,置脐窝,上贴黑膏药,连用5天。
7、驱蛔虫
?、侔籽钍髌?、石蒜各30克,共捣泥敷脐,1日1次,每次2小时。
?、诨ń?5克,贯众、苦楝根白皮各30克,水煎成糊状,敷脐,纱布固定,每日换1次。
8、小儿腹泻
①苦参末1~2克,温水调糊敷脐,伤湿膏固定,每日换1次。治急性、热性腹泻。
?、诙∠恪⑷夤鸶鞯确?,共研末,每次取1克敷脐。治虚寒腹泻。
?、郯缀?0粒研末,熟大米适量,水拌,做小饼贴脐,每日换1次。治小儿受凉腹痛、腹泻。
?、芪廛镙?0克研粉,醋调敷脐,纱布固定,治一般腹泻。
?、莩登白?克,六一散10克,共研粉,取适量置脐窝,上贴伤湿膏,每日1次,适于湿热腹泻。
9、经痛
?、偃橄?、没药各15克,共研粉,以黄酒调匀,敷脐。
②肉桂10克,吴萸20克,茴香20克,共研粉,用白酒适量炒熟,趁温热敷脐,胶布固定。每月行经前敷3日,治寒凝气滞之痛经。
10、白带
芡实30克,桑螵蛸30克,白芷20克,共研粉,用米醋调糊,取适量敷脐,固定,每日换1次,连用一周。适于肾气不足引起带下病。
11、月经量多
生地、地骨皮各12克,丹皮、黄柏、青蒿备10克,共研末,醋调成糊敷脐,每日换1次。
12、闭经
香附2克,桃仁1克,水蛭1条,共捣糊敷脐,用伤湿膏固定,2~3天换一次。
13、妊娠水肿
桂枝、茯苓、苍术、白芍各3克,共研末,用生姜汁调和敷脐,适宜肾虚水肿。
14、妊娠呕吐
丁香15克,半夏10克研粉,用30克生姜煎浓汁,调以上二药粉成糊敷脐,每日1次,连敷3~4日。
15、失眠
珍珠粉、丹参粉等量,加适量硫磺粉,用麻油调糊敷脐,上盖塑料薄膜,纱布固定,3~5天更换1次。
16、便秘
大黄粉适量,醋调成糊,敷脐,纱布固定。
17、眩晕
苍术、防风、半夏各10克,丁香、肉桂、白芥子各6克,共研粉,用适量姜汁拌糊,敷脐和两耳尖上方,胶布固定,每日1次。
18、尿路感染
葱白5根,捣泥敷脐,每日1次。
19、尿血
莴苣菜适量,捣泥敷脐,每日换1次。
20、遗精
五倍子30克,黄连5克,共研粉;每次取10克,醋调敷脐,上盖塑料薄膜,固定。
21、感冒
杏仁、紫苏叶、白芷各10克,共研粉,加白蜜适量,连须葱白3根,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