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在职村医一个“定心丸”,给退休村医一个“舒心丸”,给拟入职村医一个“激励丸”,让村医招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这是振兴乡村,夯实农村卫生工作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湖北省大冶市多个村卫生室门口,张贴着到龄离岗村医补助发放公示清单。看着公示清单,当地村医觉得踏实多了。
据悉湖北省大冶市市级财政将每年多列支400多万元用于保障乡村医生待遇,完善乡村队伍建设。
2019年11月,大冶市启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完善村医改革方案,按每千名农村群众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村医,从财政拨款、日常管理和养老保障等方面,对解决村医队伍问题系统谋划。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将村医纳入统一管理。符合条件的村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成为该市基层公共卫生体系的“正规军”,与镇卫生院签约。
明确不予聘用条件。超过退休年龄的和没有市卫生健康局颁发的乡村医生资格证的,一般不予聘用。
提供两种养老保障方式:一是每年补贴2000元保险费;二是在岗时不领补贴,退休后根据工龄每月补贴200元至500元。已经自行购买养老保险的青壮年村医多选择前者,接近退休年龄的村医更倾向于后者。
严格管理和考核。每3个月,对村卫生室进行绩效考核,据此确定财政补助资金发放和奖惩。为解决过度医疗问题,该市将农村一般诊疗费纳入医保总额预付,实行节余留用,防止“小病大治”,引导村医把更多精力放在公卫服务和疾病预防上。另外,村医聘期内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继续聘任。
时下,相当一部分地方村医数量不足,缺口比较大,面临青黄不接等问题。在职村医年龄偏大,有些水平高的村医流失到民营医院或自己开诊所。
据调查了解,有些乡镇,甚至一个县没有40岁以下的村医,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村医,不少村卫生室都是超期服役的退休村医。老的干不动,新的不愿来,且后顾之忧多。
究其根源在于:村医不像其他公立医疗机构的“正规军”有固定的身份、编制、单位归属,而且待遇低,保障不足,养老不明确,风险和压力高,“婆婆”虽多,真正管事、担责的却不明晰,这让乡村医生始终像游离于农民与医生之间的“另类”。
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其加入乡镇卫生院“正规军”,仍让其无名无分,不久的将来,“空壳”卫生室不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离不开功能健全的村卫生室,离不开村医。
顽症当用猛药医,不能再等闲视之了。如何给在职村医一个“定心丸”,给退休村医一个“舒心丸”,给拟入职村医一个“激励丸”,让村医招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这是振兴乡村,夯实农村卫生工作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让村医都加入“正规军”,既能解决村医队伍的身份、待遇、稳定等问题,又能畅通村民的就医渠道,减轻村民的就医负担。
笔者认为,在将村医都加入“正规军”后,各地还应从本土出发,挖掘、吸引、培养土生土长的村医,通过“订单式”培养来打通村医注入渠道,真正实施乡村一体化。
当然,如何避免“断层现象”,如何维护村医的合法权益,最为关键的是要把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在职正式医生编制,村医只是执业地点不同,工资、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应当等同于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也不应低于主要村干部,这才是常态化管理措施。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村医岗位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让其有自豪感、尊严感、优越感。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