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国务院颁布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9月7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结合《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和实际工作,介绍了有关情况。
一、从取得的成效来认识当前医患关系的形势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会同相关部门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连续打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组合拳,重点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法制,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长效机制建设,一手抓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十八大以来,在全国诊疗服务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医疗纠纷数量和涉医违法犯罪案件数量实现连续5年“双下降”的良好势头,医疗执业环境和患者就诊秩序得到持续有效改善。总的来看,我国医疗纠纷发生率低,医患关系主流是好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医疗纠纷和涉医违法犯罪持续下降。2013年以来,全国医疗纠纷总量累计下降20.1%;涉医案件累计下降41.1%。2018年1-8月份仍保持持续下降的趋势。2017年全国门诊人次81.8亿,住院人次2.4亿,同诊疗服务量相比,医疗纠纷发生率较低。二是医疗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已经形成。超过85%的二级以上医院设立投诉专门管理部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成为主要渠道,每年超过60%的医疗纠纷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化解,调解成功率达到85%以上。三是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基本确立。全国有11万余家医疗机构参加了医疗责任保险,北京、江苏等20余个省份建立调保衔接工作模式,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从医学特点及社会需求来理解《条例》出台的背景
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医疗服务量持续增长,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持续提升。由于医学本身具有未知性、风险性、复杂性等特点,以及患者高期望值与医学本身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医疗纠纷时有发生,部分医疗纠纷矛盾激化甚至引发激烈冲突,损害了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医疗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此外,国际上一些国家在医疗纠纷处理上也都有不同程度存在解决周期冗长、患者获赔困难、医患对立加剧等问题?!短趵返某鎏ǎ欣谄胶庖交妓降娜ɡ鸵逦?,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关口前移,通过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畅通医患沟通渠道,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纠纷;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解决医疗纠纷中的主渠道作用,倡导以柔性方式化解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和谐。
三、部门联动为处理纠纷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