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馆陶县深化医改工作取得了“两降两升”的成效,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医疗费用增幅逐年下降、医疗服务性收入显著提升、公立医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县域内住院患者次均费用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县域内住院患者就诊率达90.3%,县外转诊率达9.7%,周边县患者就诊率达28%。
强调政府办医职责 让群众看得好病 馆陶县坚持把深化医改工作摆在全县战略高度来抓,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县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注重搞好医改的顶层设计,定期召开医管委会议,专题研究医改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并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馆陶县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实施路径。 馆陶县先后投资4.4亿元对县医院进行整体搬迁,投资9000万元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中医康复中心,投资1310万元对8家乡镇卫生院进行升级改造、为每家卫生院建成“国医堂”,投资1660万元在全县277个行政村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以此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能力。 作为省级贫困县,馆陶县优先保障医改投入、足额及时拨付医改资金。2017年,县级财政累计拨付公立医院医改6项补助资金1604万元,其中取消药品加成财政补助资金264万元,实际补偿率达39.5%。2018年列入财政预算医改补助资金提高到2300万元。同时,对县级公立医院的历史债务进行核定锁死,采取置换政府债券、将负债年利息的一半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等方式,减轻县级公立医院的债务负担,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让群众看得起病 馆陶县引导医院回归公益属性,在为群众看好病的同时,综合施策、控费惠民。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创新建立合理用药点评(病例)机制、“双十”公示与绩效挂钩、药品使用“零统单”、药品采购“两票制”等机制,基本药物使用率由改革前的28%提高到现在的67.4%。 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凡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患者中药饮片费用全额报销,免费吃“中草药”,门诊患者费用按比例报销,共减免医疗费用200.73万元。 建立医保基金预付制度。从医?;鹱ɑе性じ兑皆?个月住院周转金,患者出院只需缴纳个人承担的费用,实现按医保政策即时结算,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推行医疗救助防贫,对处于贫困边缘的农村低收入户(非贫低收入户)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稳的脱贫户(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特殊人群,按照因病住院医疗报销后负担超过2.5万元的标准,开展救助服务。2017年,县财政专门列支800万元支持医疗救助,共救助75人,共计152万元。 构建县域医共体 让群众看病更方便 2017年,馆陶县被确定为河北省第一批省级医共体建设试点县。该县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创建了“三级联动”的医共体模式,并组建县医院+北部5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院+南部3个乡镇卫生院的两大医共体。在医共体内,通过专科共建、技术帮扶、临床带教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合作,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在医共体内,医?;鹗敌小白芏钤に?、结余奖励”机制。首先合理确定结算总额,打包给两大医共体;年度清算如有结余,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按照8:2的比例分成,倒逼医共体主动控制费用。在医共体内双向转诊,视为同一诊疗过程,起付线实行“上转减、下转免”。 另外,馆陶县采取“政府主导、医院主建”的模式,在基层创建以专家个人姓名冠名的“健康小屋”249个,乡镇卫生院“健康小屋”覆盖率达100%。以“健康小屋”为平台,以“1+1+1”模式在全县逐步推广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结合中医优势,推出健康保健服务包,依托“国医堂”为签约居民提供中医特色服务。2017年年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3.8%,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60.8%,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覆盖率达100%。 建设健康强县 让群众少得病不得病 按照“健康馆陶、中医先行”要求,成立大健康中医药产业委员会,研究制定《馆陶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县财政逐年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力度,形成了以县中医院为技术指导中心、乡镇卫生院为网络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支撑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 在“粮画小镇”寿东村规划建设彭祖平衡养生馆,引领健康养生旅游。以中医养生为主题,建设融中药材种植、中医体验服务为一体的中医养生小镇。培育发展艾草产业,推行中医艾灸特色疗法,打造“馆艾”品牌,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 先后建成投用了县体育场、体育馆、溜冰场等公共体育场馆。2016年,沿永济河建设了全市首条马拉松专用跑道——永济河健身步道,并成功举办两届面向全国的“乡村风情”马拉松赛。2017年,建成全省标准最高、设施最完善的县级奥林匹克主题公园,激发了全民健身积极性,健康强县步伐加快。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