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药物引起的咳嗽,对于药物引起的咳嗽在药学中统一称为药源性咳嗽,有这样10种药物最易引起咳嗽症状。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一般在服药后3-7天内出现干咳症状,并随持续时间延长而加重,止咳药或者抗菌药物治疗往往无效,通常停药后症状会逐渐缓解。
2、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胺碘酮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中最易引起干咳的药物,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预防治疗,副作用以肺毒性最为常见,发生率为1%-17%,多在连续用药3-12月后出现间质性肺炎或过敏性肺炎,原有肺部疾病的患者使用剂量过大或者使用疗程过长时最易出现肺毒性,临床表现以干咳最为常见。因此建议服用胺碘酮3-6个月内进行肺功能监测,在使用时应格外注意剂量上的调整。
3、利尿药物
氢氯噻嗪不仅具有利尿作用,还具有降压作用,多在服药数小时内诱发咳嗽,以干咳最为常见,严重时会导致哮喘,通常停药后症状逐渐好转。
4、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
通常停药后症状会有所好转,如果停药后症状未见好转时可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组胺类药物进行缓解。
5、抗结核药物
对氨基水杨酸是最宜引起干咳的抗结核药物,多在用药后3周出现刺激性咳嗽的症状,通常停药后症状逐渐好转。
6、抗肿瘤药物
博来霉素引起肺损伤的发生率为2%-4%左右,常在停药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出现,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肺损害后应立即停药,停药后症状未见好转时可以给予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纤维母细胞的活性、减少渗出,同时可以给予辅助吸氧以此来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
7、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等抗菌药物常诱发咳嗽,主要与患者过敏体质有关,停药数分钟后症状会慢慢好转。
8、抗凝药物
像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倘若引起胸腔或者肺实质出血则会对肺组织造成损伤从而引发咳嗽。因此建议在服用此类药物期间,要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并及时调整药物使用剂量,对于抗凝药物高敏体质的患者建议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增加剂量,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实施个体化用药。
9、色甘酸钠
色甘酸钠在使用后容易对气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从而诱发咳嗽,一般在服药后数分钟内出现,停药或减量后症状会有所好转,因此在用药时应格外注意剂量上的调整。
10、阿司匹林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