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附近一百元约 ,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包小妹24小时电话号码

脾胃病有这9种治法

2017/11/7 15:45:14来源:中医书友会 《中医临床医生杂志》作者:张虹

导读中医治疗脾胃病,不仅可以消除或减轻症状,近远期疗效也好,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机体的不良状态,较少不良反应,故而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单兆伟教授将治疗脾胃病的治法概括为以下九点,简洁明了,抓紧学习吧。  


 脾胃病专家治法心得


作者/张虹

中医所说的脾胃病包括了西医消化系统中胃肠方面的疾病等。中医治疗这些病,不仅可以消除或减轻症状,近远期疗效也好,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机体的不良状态,较少不良反应故而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江苏省中医院单兆伟教授在脾胃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其编著的《中医临证方药应用心得》一书中,他将治疗脾胃病的治法概括为以下几点,分别对应的是基层医生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和病症如呃逆、胃痛、胃痞、久痢、吐酸、脘胀、便秘、胃热、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兹摘要如下。

 

1.升降相宜除呃逆

 

脾气不升可引起胃气不降,同样胃气不降也可影响脾气升清。所以,在治疗呃逆时,尤其对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呃逆,在注意降胃气的同时稍佐升提脾气之品,如升麻、柴胡、荷叶由于肺气的宣通也有利于呃逆的治疗,故治疗顽固性呃逆时常加入宣肺的桔 梗、杏仁以降上逆之胃气。

 

2.养温结合治胃痛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故对于胃阴虚者,在养胃阴的药队中少佐温阳之菟丝子、肉苁蓉。前人总结菟丝子曰其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也。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为养阴通络之上品 ……与滋阴之中皆有宣通百脉,温运和阳之意”。

 

3.益气活血疗胃痞

 

胃痞多指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往认为以胃阴虚为主,单教授认为主要病理关键乃脾胃气虚气滞血瘀,故以益气活血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益气用黄芪、党参、白术养血行瘀活络用当归、白芍;丹参、红花、莪术、仙鹤草、檀香、佛手片、枳壳使气行血行,补而不滞,消除痞满症状

 

4.升阳清化愈久痢

 

久痢者既有脾胃亏虚的一面,又有湿热滞留的一面,常于补中的黄芪、党参、白术之外,佐以升麻或荷叶,引清阳之气上行阳道清余邪用地榆和石榴皮;化积消滞用白芍、陈皮、木香,所谓行血则脓便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5.益气养阴愈吐酸

 

治疗吐酸一症,热者苦辛通降,泄肝和胃,左金丸加味寒者温中散寒,和胃降气香砂六君子、理中汤之类,众人多知。脾胃气阴两虚所致的吐酸,常不为人所注意治疗当以滋养胃阴为主,兼以益气,实践表明益气养阴也可制酸。

 

6.忌刚用柔理脘胀

 

脾胃气虚、阳虚、阴虚等虚证,或食滞、痰阻、湿郁、肝郁等实证,均可导致中焦气机郁滞而胃脘胀满疼痛。所以治疗胃胀,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必施以理气之法然用药则忌刚用柔,选用质轻、性平、温和的理气药如佛手  、枳壳、香橼皮、陈皮、合欢花、厚朴花、绿萼梅等。

 

7.塞因塞用治便秘

 

滞用补塞的方法治疗虚性的闭塞不通之便秘。虚秘之因不外气、血、阴、阳之虚也,虚则补之,故治疗虚秘就应辨证施治以治病本

 

8.甘温益气除胃热

 

对于胃中虚热,阴虚的常提,脾胃气虚所致的很少提及然却常遇之。脾胃元气大虚,清阳不得升发,浊阴不得顺降水谷精微反下流成湿,闭塞气机,胃中阳气抑遏,郁而生热,证见胃中愠愠烦热反喜热饮,形寒或神疲,面黄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治疗应宗 甘温除热,遣用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化裁。

 

9.护膜生肌愈溃疡

 

治疗消化道溃疡时,常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结合西医对本病的认识,配用护膜制酸、生肌敛疮、止血止痛等法病证兼治。护膜指加强黏膜的?;て琳瞎δ?/span>直接护膜的中药有凤凰衣、木蝴蝶、白芨等;抑酸而间接护膜的中药有煅乌贼骨、瓦楞子等通过抑杀幽门螺杆菌护膜的中药有黄芩、黄连、仙鹤草等;生肌敛疮、活血化瘀、止血止痛常用三七、白芨等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倡导顺达中焦气机,导降胃气下行的顺气导滞,以枳壳、桔梗等顺达气机,以石菖蒲、莱菔子、决明子等导滞降逆并配用健胃之品。脾胃之气不虚者幽门螺杆菌在胃内无以生存或不能致病,所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常治以益脾健胃和清化湿热的益气清化。 

I 版权声明

  • 本文摘自《中医临床医生杂志》,2005年 第33卷 第5期,作者/张虹。编辑/闫奇峰。校对/王雅晴、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