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附近一百元约 ,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包小妹24小时电话号码

越消炎,越发热,究竟怎么回事?

2017/6/29 9:52:41来源:红杏e生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则病例:

 

儿科收治了一原因不明的发热患儿,男,12岁,因咳嗽、发热在村卫生室使用青霉素静滴10天后不见好转,到附近县医院治疗,使用头孢哌酮静滴1周,咳嗽减轻,但发热一直没有好转。随后又使用左氧氟沙星静滴1周,咳嗽完全消失,但体温下降后又上升,始终控制不住发热,于是从县医院转到市医院治疗。


儿科医生接诊后,也感到很奇怪,不知是什么原因。于是先进行实验室检查,血象检查显示白细胞正常,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有一些皮疹。医生认为是隐性感染所致,也可能是耐药引起,细菌不敏感所致,应该使用喊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治疗,于是改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起初患儿体温有所下降,但始终在发热。在治疗过程中,送细菌室血培养及耐药试验,结果显示是对头孢孟多、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敏感,而对青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耐药。


经请示上级医师后认为,该患者感染可能是混合感染,使用单一药物难以控制,必须联合用药才能控制病情。于是使用头孢孟多和氧氟沙星联合抗感染治疗,刚开始时患儿体温有所下降,但1天后又开始回升,用药1周后,体温反反复复,始终在发热。医生感到患儿发热很奇怪,属于疑难病例,于是请示医务部,要求进行会诊。


医务部了解情况后,组织了血液科、呼吸科、普外科、感染科、检验科、临床药学室等科室相关专家会诊,大家争论很激烈。有人认为肯定没有查明原因的感染,需要继续使用敏感的抗感染药物治疗,而感染科、检验科、临床药学室则怀疑不是感染引起。经过继续讨论,最后大家考虑可能是感染因素引起?;岵换崾潜涮从χ械囊┪锶人??因为变态反应是常见的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可以考虑。


大家建议儿科医生回顾患儿的发热情况、用药情况、发热特点等,最后大家基本同意可能是药物热所致的观点,遂建议停用药物2~3天,观察体温变化。2天后患儿体温开始下降,3 天后恢复正常。又结合血象情况,初步诊断患儿为药物热引起的发热。过了3天后患儿体温一直正常,随确定是药物热引起的发热成立,患儿康复出院。


病例来源:基层医生网   作者:liuyuyang



什么是药物热呢


药物热是指因使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药物作为抗原或者半抗原,引发免疫反应,刺激内源性致热原释放而导致发热。本质上是药物的一种不良反应。但临床上药物热不容易判断,也容易被忽略:

 

只有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经过仔细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所有可能导致发热的病因(包括感染、风湿、吸收热等等),才可考虑药物热。

 

引起发热的原因


1、药物被污染引入热原或者药物本身就是致热原,给药后引起发热;

2、改变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引起发热;

3、药物本身药理作用引起发热,如阿糖胞苷等抗肿瘤药损害肿瘤细胞引起内源性致热原释放,导致机体发热。

4、药物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载体蛋白结合形成抗原,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引起过敏反应产生发热;

5、某些药物可引起携带特异性基因的人群发热。

 

常见引起发热的药物


1、抗菌药: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唑啉、万古霉素等;

2、抗肿瘤药:阿糖胞苷、博来霉素、顺铂、长春新碱等;

3、中枢神经系统用药:、苯妥因钠、卡马西平、苯丙胺、多塞平等;

4、心血管系统用药:多巴酚丁胺、甲基多巴、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

 

药物热临床诊断及治疗


药物热除了发热,没有典型的症状,诊断起来非常困难,需要认真总结病人的症状、药物治疗过程以及临床实验数据,在排除所有可能的病因后才考虑药物热。不同药物给药到开始发热时间相差很大,一般情况下,首次用药后,药物热可在7-10日左右的致敏期后发生,再次用药,很快出现发热。

 

对药物热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停用一切可疑药物,补液有利于药物的排泄和退热。重症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高热或超高热的患者可同时应用物理降温。



来源:红杏e生

作者:张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