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肯定不会陌生,几乎所有患者都曾有过低血糖的经历,它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都会有预警症状,只要及时进食来升高血糖,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大碍。
但是,有些低血糖事件发生时,却没有预警信号,这被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此外,还有些低血糖事件发生时虽然有预警信号,但患者很难察觉。
“夜间低血糖”就是其中一种常见情况。由于患者夜间处于熟睡状态,往往很难察觉到低血糖的发生。一旦无法及时有效的监测和处理,夜间低血糖将可能反复发生,最后将导致预警信号消失,发展为无症状性低血糖。
不仅如此,夜间低血糖因为往往无法得到及时纠正,会造成病人大脑皮层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害,进而导致休克,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加重脑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概率大于白天,而且超过50%的严重低血糖发生在夜间。
虽然熟睡中难以发现低血糖预警信号,但患者可以从醒来后的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它,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往往提示患者夜间发作过低血糖:
1.常因噩梦惊醒,同时伴随心慌、出汗等症状。
2.起床后头昏、头疼,身体无力。
3.晨起时内衣及被褥潮湿。
4.嗜睡。
夜间低血糖的陷阱——苏木杰现象
还有一种情况,也表明患者出现过夜间低血糖,那就是出现苏木杰现象。苏木杰现象是指患者在午夜发生低血糖后出现早晨反跳性高血糖的现象。
有时候,糖尿病患者在清晨起来测血糖时会发现自己空腹血糖升高,为了降低血糖,在没有询问过医生的情况下,就擅自增加药物量,结果导致空腹血糖不降反升。这时候,大家应该警惕苏木杰现象,尤其是晚上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的患者。
凌晨两点到三点是人体血糖的最低点,当血糖过低时,人体会分泌出升糖激素,促进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缓解低血糖。正常人血糖升高时,胰岛素也会随之分泌,让血糖在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就不再上升。但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从而导致出现清晨空腹高血糖。
所以,当患者发现清晨空腹高血糖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寻求治疗,不要擅自增加药物量。如果是苏木杰现象导致的空腹高血糖,那么需要做的是减少药量。
如何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其实,糖尿病患者发生夜间低血糖往往是由于没能调节好饮食、运动和药物三者的关系。
药物方面: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或是睡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时,注射部位最好选择臀部或大腿,以延缓胰岛素的吸收,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若晚上活动量较平时增加,可适当减少晚上的胰岛素用量。
饮食方面:饮食不规律、食欲差、摄入的食物种类和量不足,都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对此,患者应当改善生活习惯,定时定量饮食,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最好监测睡前血糖,根据情况适当加餐。此外,晚上不要饮酒。
运动方面:当运动量临时加大时,要及时加餐。现在晚上气温较低,应尽量避免晚上出去运动。晚饭后可以选择室内散步、太极拳,或固定自行车、跑步机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而且睡前两小时内不要进行运动锻炼。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