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家中心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要达到中等规模县级综合医院的程度”、“提高乡镇卫生院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能力”、“明确乡村医生养老待遇问题”……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中医药局联合印发了《广东省乡村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涉及到了与乡村医生息息相关的待遇、养老等问题,并着力从几个方面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打下扎实的健康基础。
乡村医生养老有保障
完善乡村医生培养、收入、养老等政策。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提升乡村医生业务水平,更好的承担行政村内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普通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中医药服务、康复等工作。
继续实施乡村医生补贴工作,严格落实村医基本公共卫生补助、基本药物补助、一般诊疗费。强化村医补助拨付监管,逐步实现村卫生人员信息化管理。
对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内管理的乡村医生,在村卫生站工作至退休年龄的,按照有关规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未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内管理、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劳动关系的乡村医生,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除了基本待遇和养老,广东省也非常注重村医的职业发展。在今年的两会提案答复函中,广东省卫健委曾明确,未来三年,实施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放开基层村医入编。
目前,在县乡村一体化趋势下,乡村医生可以进入县域“编制池”。以往,村医的入编主要是通过卫生院,常?;岢鱿秩狈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情况。如今的编制是全县统筹使用,空编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
同时广东省卫健委也要求,重点要下沉到镇、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基层的政策倾斜,也让更多的村医有机会进入编制,获得“铁饭碗”。
普遍来看,入编都还是一些水平高、本领强的村医。而对于相当一部分没有入编制村医,不仅需要加大财政激励,增强其收入水平,也需要业务上的支持。
在《方案》中,广东省卫健委也明确,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提升乡村医生业务水平,更好的承担行政村内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普通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中医药服务、康复等工作。
与此同时,广东省各级财政还投入资金20亿元,实施全省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工程,进一步为村医业务提供保障。目前,全省10000间村卫生站已经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村医每天的工作场所焕然一新,均配齐38项基本设备。这为乡村医生提供了良好的执业条件和医疗环境。
提升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
乡镇卫生院要履行传染病防控、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实验室检测及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职能,提升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强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医师培养培训力度,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不低于国家要求,并确保每个乡镇有1名公共卫生医师。
依托国家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和省多点触发疾病防控预警系统,加强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强化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协同。
推进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健全农村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体系,严格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措施。完善重大疫情期乡村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机制。
技术水平比肩县医院
到2025 年,每个乡镇要办好1所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的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后47家中心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要达到中等规模县级综合医院的程度,能满足县域内辐射范围居民的多发病、常见病诊疗、相关专科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突发事件现场医疗救援,能开展所有一、二级手术和部分三、四级手术,成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辐射片区医疗卫生中心,并能承担对辐射片区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指导和辖区村卫生站综合管理、技术指导、乡村医生培训等职能。
据了解,《方案》中提到的47家中心卫生院均地处广东省欠发达地区,部分县人口过百万,这些县域人口多、地域广、乡镇偏远,欠缺较高水平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距离县城中心城区42.3公里,市中心城区79.1公里,不能满足当地民众留在家门口看病就医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2016年,广东官方决定投入500亿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并把升级建设47家中心卫生院作为强基层的“头号工程”。官方公开报道,2020年底,广东省已初步完成对这47家中心卫生院的升级改造。
此外,《方案》还要求,十四五期间,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设置发热门诊(诊室、哨点)。力争全省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其中30%达到推荐标准。
在已成10000 间产权公有、建设标准、形象统一、管理规范的村卫生站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全省开展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实现95%以上的村卫生站(室)达到标准。
统筹推进“三高”共管
《方案》提出,要补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各地要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落实人员设备配置要求,提高基本公卫服务供给能力。
针对辖区居民的常见病和主要健康危害因素,加强疾病筛查、分类干预、健康宣教,不断提升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感受度。以高血压、2 型糖尿病健康管理为切入点,统筹推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工作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管理。
合理分配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按月或按季度绩效评价后及时拨付相应资金。
有序扩大家庭医生来源渠道,加强家庭医生能力建设,优化签约服务模式,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字化水平。
推动妇幼保健、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防治措施在基层的落地见效。
除了上述“亮点”外,《方案》还提出以下几项任务:
推动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省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的15 个地市70个县(市、区)基本建成目标明确、责权明晰、分工协作、服务优质、有效运行的县域医共体,大部分县(市、区)的县域内住院率达85%左右,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
全面推进乡村中医药服务内涵建设:在全部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设置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中15%的中医馆开展服务内涵建设,重点加强中医药人员配备、中医设备配置和中医药技术服务拓展,提升中医馆综合服务能力,探索在10%的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
提升乡村人才能力建设:每年招收培养全科医生不少于3000 人、定向医学生不少于2360人,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和健康保障需要提供人才支撑。
加大对乡村的财政投入力度: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给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和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经费。继续实施基层医务人员财政补贴。
做好县域内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不宜配置固定乡村医生或短期内招不到合格乡村医生的地区(行政村),由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县乡巡诊服务、上级机构派驻、邻(联)村卫生室延伸服务、固定设施流动服务等方式实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地区全覆盖,推动服务重心下移。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