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附近一百元约 ,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包小妹24小时电话号码

国家卫健委:做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支援工作

2024/4/17 10:12:25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网、《健康中国》、千镇千院发展研究Pro

“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是创造性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工作方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召开的“推进医疗志愿服务,守护群众健康”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我委将以人员下沉为核心,全面推开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积极落实好推动城市医疗资源下沉的政策措施,分层有序做好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支援工作,多措并举激发上级医疗机构下沉优质资源的积极性?!?/span>


发布会上,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徐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勇、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朱烈滨分别结合本省实际谈了谈各自的看法。


微信截图_20240417101342.png

图片来源:中国网



关键词

压责任、健体系、提能力、三注重


1.四川是人口大省,基于经济、人口、地理、疾病谱等实际特点,四川省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有哪些特点、难点?四川在推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下一步做好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徐斌: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嘱托,聚焦"一般疾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目标,着力优化资源布局,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首先是高位推动"压责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等文件,连续7年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纳入对地方政府绩效目标考核,压实地方政府责任。


其次是资源下沉"健体系"。全面推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六一体管理"和"六协同共享",以及县域医共体"八统一"管理,促进人才、技术、管理和服务下沉,去年底,我们建成二级综合医院标准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302个,次中心门急诊人次、入院人次较上一年度分别增长3.6%、17.3%,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占比提高到30%。


三是优化服务"提能力"。全省90家县医院纳入国家"千县工程"、数量居全国第3位,县域内就诊率达95.78%,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标准机构占比提升至80.7%,去年基层卫生人才总量、全科医生数、中高级职称比例实现"三提升"。


下一步,四川将以落实"两个体系"文件为重点,深入实施"锻长补短惠民"工程和"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达标""基层基础设施补短""基层关键设备升级"四个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行政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全面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国家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城市大医院的专家支援和帮助基层的工作,四川在精准对接老百姓健康服务需求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的举措?


徐斌:近年来我们精准对接老百姓健康服务需求方面主要抓了以下三件事:


一是注重防与治的结合,以全省欠发达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还有一些脱贫的县为重点,每年我们统筹选派5000余名专家人才开展对口支援和组团式帮扶,每年我们选派二级以上医疗机构6000余名专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团队,组织全科医生、乡村医生、临床医生,全省11万余人成立家庭医师团队近3万余个。临床医师、健康管理师等四师协同,对辖区居民实施红黄绿“三色”管理,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服务。


二是注重优质便捷,在持续优化408家互联网医院服务的基础上,省上建成了互联网总医院,累计提供网络咨询752.8万人次,网络复诊578万人次,开具电子处方658.34万单。年底前,我们将全面建成省市县三级互联网总院和分院,实现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数据共享和业务无缝衔接,形成跨机构、跨区域互联互通格局。


三是注重“降本减负”。规范互认检验报告单模板、互认标识和质控标准,省内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到1191家,2023年互认785.59万例次,同比增长16.86%,为患者节约费用6.3亿元。



关键词

经费保障、乡聘村用、健康教育


1.河南作为人口大省,近年来,基层老百姓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有哪些特点?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等方面作出了哪些尝试和探索?


周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提高基层卫生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河南基层卫生健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


河南省委、省政府顺应群众需求和基层发展需要,研究印发《河南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并连续两年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纳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强化村卫生室运行经费保障两个方面发力,通过线上线下双途径培训17余万名基层卫生人员;组织了16.37万人参加年度能力考试;为全省5.88万个村卫生室拨付基本运行经费2.67亿元,实现了行政村卫生室基本运行经费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我们还积极推动落实"乡聘村用"(也就是乡镇卫生院聘用人才,村卫生室使用人才)政策,财政补助7900多名乡村医生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开展因病返贫监测对象大病专项救治,排查30种大病患者15.52万人,救治率达到99.8%。在所有村卫生室张贴"健康素养知识66条",村医将预防保健知识融入日常医疗服务中,并以农民画的形式普及健康知识,促成群众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更加注重自我健康。


2.河南省在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方面做了很多特色尝试。请您介绍一下,在这一方面,河南省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为更加有效地提高百姓的健康素养,河南还有哪些打算和安排?


周勇:一直以来,河南积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健康知识普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7年的10.21%提升至2023年的30.33%。主要做法是:


一是以科普促提升。打造以《开箱!健康宝藏》为核心的"豫健"系列品牌工程和全媒体宣传矩阵。在河南卫视黄金时段和河南日报开设健康栏目,立足河南常见病、多发病,邀请院士、国医大师等权威专家讲权威科普,融合养生、饮食、运动等元素,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健康知识深入浅出,易学易懂易掌握,贴近群众。


二是以活动促提升。扎实开展健康促进321活动、"健康中原行"、健康科普能力大赛等品牌活动,立足面对面的健康讲座推动健康知识传播。特别是我们通过科普大赛引导更多的医务人员投身科普活动,将科普大赛的成果转化为"健行河南·科普惠民"志愿行走进养老院、企业、学校,反响强烈,受到普遍的欢迎。


三是以融合促提升。我们将健康促进与精神文明、爱国卫生、全民健身,以及科学素质的提升相融合,强化全社会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和健康理念的认同。特别是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纳入到文明创建、卫生城市建设指标,每年开展健身指导员和乡村医生"双千"培训,借力推动、借平台发展。


下一步,我们还将以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基本医疗和健康促进条例》,以健康河南行动等为总抓手,强化健康环境营造,进一步夯实农村地区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持续提升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image.png


关键词

3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和300个基层特色科室


1.江西是革命老区,省内山区较多,省内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较明显,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偏弱。那么,江西省在保障基层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提升基层群众健康素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朱烈滨:近年来,江西全面落实巩固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保障边远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升基层群众健康素养。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落实基本医疗有保障。优化基层医疗机构设置,重点推进产权公有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应建尽建。采取巡诊、派驻等方式,实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动态清零。监测脱贫人口患大病、重病情况,及时提供救治、康复和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


二是提升乡村健康服务供给。实施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30家、基层特色科室300个。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机构达到基本标准以上1362家,占比80.31%。


三是兜住健康乡村建设网底。落实村医多渠道补偿机制,去年下达村医岗位补助及养老生活补贴8835万元。实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一方面通过面试将符合条件的40名已招录大学生村医纳入专项编制保障,另一方面面向2023届相关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发布263个招聘岗位需求,并对录用人员落实编制保障。


四是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大力实施"15+3"健康江西行动,开展健康中国省域样板区建设。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善乡村健康环境。全省共建设健康县区41个、健康社区919个、健康村镇1577个,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需要什么样的支援和帮助,江西省在这一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划和安排?


朱烈滨:江西属于革命老区,经济水平偏弱,要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医疗设备升级、人才队伍下沉和信息化建设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下一步,我们将以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


一是开展落实以基层为重点工作评价。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把更多注意力、财力、人力、技术引向基层,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二是发展壮大基层人才队伍。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引才用才,特别是人才招聘、职称评聘方面的倾斜政策。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完成乡村医生岗位人才招聘计划,落实乡村医生编制保障。


三是全面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建设扩优提质专项行动,新增一批机构达到推荐标准,建成30个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和300个基层特色科室,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四是开展基层医防融合专项行动。以高血压、糖尿病为切入点,推进"理念、职责、管理、队伍、服务、场所、流程、考核、绩效、信息"十方面医防融合。依托基层智慧医疗系统应用,建立诊前筛查、诊中随访、诊后管理服务流程,建立两慢病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引导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全周期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