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两年多的疫情困扰后,大家都感到身心俱疲。随着西方的陆续“躺平”,放宽防疫措施,“潇洒”地和新冠病毒共存,似乎既不影响经济更不影响生活,为何我们还要坚持“动态清零”的问题成为了众人的关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回答了这一问题,他表示,“躺平”实际上是其他国家无奈的选择,在经过多种尝试以后,寻找不到一种理想的控制新冠的策略,于是干脆“躺平”’?!辶恪现泄导?,而且是现阶段我国及时控制新冠疫情的一个最佳选择?!?/span>
4月17日,吴尊友又在社交媒体上针对部分网友对“动态清零”的误解和疑问答疑解惑。吴尊友在文中指出,动态清零的根本宗旨就是发现一起疫情,扑灭一起疫情,不让疫情在当地“生根”。“动态清零”不等于零感染,也不等于封控,也不能把它与全员核酸等同起来,而是对于发生的新冠疫情,发现一起、消灭一起,既不让新冠病毒在疫情所在地流行,也防止病毒从疫区传播扩散其他区域。
“动态清零”采取的措施取决于疫情发现的阶段,如果发现得早,只需要隔离治疗病人,加上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就能够实现清零。同样,只要疫情发现得早,传播链清楚,顺着传播链,把密切接触者发现出来,就没有必要做全员核酸筛查。
吴尊友强调,根据数学模型专家初步分析,动态清零策略对当地GDP的影响,仅相当于非动态清零策略对经济影响的一半。
今年四月,钟南山院士在《NSR》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Strategies for reopening in the forthcoming COVID-19 era in China》的述评。文章中,钟南山院士指出,以社区为基础的动态清零政策在减少中国大陆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同时,钟南山院士还提到了中国如何有序、有效地重新开放。钟南山院士提出了五点建议:
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疫苗接种是实现群体免疫的关键。
截至2022年2月28日,中国已有87.64%的人口接种了至少两剂新冠疫苗,40.32%的人口完成了第三剂加强针的接种。然而,中国大陆7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率仍然明显低于83% ,香港的接种率甚至更低 。
其次,加快靶向药物和有效中和抗体药物的研发,将有助于降低新冠肺炎感染者发展为危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第三,在社区环境中,应优先考虑快速抗原试剂盒检测。
与核酸检测相比,抗原检测可以显著缩短周转时间,且对医疗设施和人员的依赖性更低。这可以确保及时识别病源病人,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密切接触者(特别是输入性病例)进行基于人群的核酸检测筛查。
第四,加强对潜伏期和恢复期感染病例的纵向随访调查。
深入分析输入性病例(包括检测结果复阳的病例)的传染性,将对决策者如何制定隔离最短期限和出院后复阳病例的管理提供参考。
最后,在某些指定城市或地区进行试点调查,并根据输入性病例的流行特点调整政策,这对于验证中国向安全有序的社会重新开放过渡的成果至关重要。
“动态清零”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一切防控举措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现阶段我们仍将坚持“动态清零”策略不动摇。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