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附近一百元约 ,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包小妹24小时电话号码

疫情防控专项督察来了 | 基层医疗机构注意这6件事

2021/8/2 10:56:30来源: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作者:乐高

近日,南京通报了村医被感染的确诊病例。伴随着南京新一轮疫情的出现,已在全国多地发现近200起本土确诊病例,这给面对百姓的基层防控医疗机构带来压力。江苏、四川、内蒙古、辽宁等多个省份,已陆续开展基层疫情防控检查。


例如,四川省射洪市对当地1080家医疗机构,已经开展第二轮新冠疫情防控全面检查?;阋缴且笨烫岱劳换骷觳?,随着疫情无时不刻的突袭,执法部门上门巡查的频率和力度只会不断加大。


根据近期疫情防控变化,特整理了6条注意事项,提醒大家警惕。


1.风险地区时刻变化,应了如指掌


应持续关注各地疫情发展变化及风险等级调整情况,密切关注身边是否有来自南京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的人员,如发现相关人员请主动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告,并劝导相关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配合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


重点关注5条传播路径:


1.首轮确诊的机场工作人员与南京市内病例;


2.禄口机场直接关联病例(沈阳、大连、绵阳等);


3.经张家界中转病例(大连、成都、北京等);


4.南京周边城市(扬州);


5.高度同源,但暂无流行病学史直接联系(泸州)。





2.关注健康码颜色,注意陪诊人数


提前关注健康码。就诊前,预先关注患者的健康码情况。老人、儿童的健康码可由家属代为办理,就诊时也可提前将健康码彩色打印,带至现场验证就诊,陪诊家属不超过1人。


发现持黄码市民,请向社区主动报告情况,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尽快前往就近临时采样点(或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健康码黄码期间请您做好居家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




3.严格预检分诊,重点明确旅居史


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应严格执行“亮码+测温+戴口罩”制度,设置一米线,规范化接诊。当然,医疗机构不能实行“亮码”一刀切,对于不能自主提供健康码的人员,可以登记详细的信息。


旅居史包括前14天旅居史和与中高风险地区、入境人员接触史;冷链物流工作经历或人员接触史;近期有无参加聚集活动,是否接触过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病例。




4.不发烧的疑似患者如何安排


当患者体温<37.3℃,且无干咳、乏力、味觉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及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以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旅居史时安排到相应科室就诊或者按照诊疗规范诊治(三级预检分诊)。


当体温≥37.3℃,或有干咳、乏力、味觉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或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旅居史时,由专人护送该患者到发热诊室(哨点)就诊。




5.落实“六有两规范”


即临时预检有登记、诊疗有日志、疫情有报告、转诊有记录、用药有处方、药品有台账、抗生素使用规范、医疗废物管理规范。


对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应做好患者信息登记,在1小时内上报到所在地卫生健康部门;


询问并登记患者的姓名、性别、身份证件号、手机号、居住地址、紧急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询问并记录发热前14天内患者的旅行史或居住史、与其他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的接触史、生活或工作场所的聚集性发病史。疫情期间还包括重点地区旅行史或居住史、与确诊病人的接触史。


询问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发病时间、鉴别诊断症状等。




6.做好诊室消毒工作


及时安排相关人员对诊室及相关区域进行终末消毒;


室内:每日定时做好消毒工作,加强物表消毒、诊疗环境通风,有条件的做好空气消毒。


接诊:严格执行就诊患者管理,落实“一人一诊一室”。引导群众有序就诊,避免扎堆及患者二次集聚。 


个人:医生自己要做好防护,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穿工作服、戴工作帽,规范落实手卫生等。




跟大医院相比,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村卫生室、诊所等,在疫情防控等方面容易出现疏漏。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规定谨慎处理,避免出现医疗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