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附近一百元约 ,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包小妹24小时电话号码

注意啦!12月底前,严查医疗机构这些行为!

2020/12/28 11:12:37来源:基层医界作者:严国进

微信截图_20201228111351.png

近日,安徽省卫健委发布红头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到,近期有关媒体报道了太和县少数医院存在骗取医保乱象,暴露出医疗机构诊疗行为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建立整改台账,并进行逐一销号管理。12月底前,严查医疗机构这些行为。


不可否认,我们各地都有程度不同的医疗机构,像太和县少数医院那样,诊疗行为不规范、不合理,一心只想着骗取医保,如何赚取病人的钱,缺少人性化管理理念,对广大患者服务不到位,缺少关爱;对公益卫生活动不支持、不服从,不参加;没有人道主义精神,不给钱,不治病;对有关卫生法律法规执行不力、不能规范执业;对院感防控工作重视不够;不愿甘当公共卫生的“哨兵”。



    如今,安徽明文规定,12月底前,要严查医疗机构这些违规行为。


一是精准分类处置违规使用医?;鹦形?/strong>


对于公立医疗机构来说,着重纠正超医保支付政策范围、无指征诊疗、高套病种、对临床药物试验项目纳入医保重复报销等行为;


对于非公立医疗机构:着重处置虚假结算、人证不符、诱导住院、无指征住院等行为。


二是严格把握出入院标准,不得诱导住院、虚假住院。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把握入、出院标准:不得利用“包吃包住、免费体检、车接车送”等名义或者通过“有偿推荐”等方式诱导住院;不得采取挂床、冒名顶替等手段,对实际未住院治疗的患者,通过编造诊疗项目、伪造医疗文书等手段虚假住院。


三是不得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小病大治。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用药指南,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不得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小病大治。


四是严禁自立项目、分解项目、重复计费、提高标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制定的价格政策,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内容,加强对收费工作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禁自立项目、分解项目、重复计费、提高标准等乱收费行为。  


其实,这些违规行为,不仅在大医院、民营医疗机构,在有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到了非下大力气整治不可的时候了 。


加强基层医生执业监督管理,规范执业行为,增强依法执业意识,关系到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的发展,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关系到满足居民医疗保健需求,也关系到妥善应对和处置新冠肺炎等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尽管目前各地相继出台了医师不良执业行为管理相关规定,基层医生也作了承诺,但有些地方收效甚微,规定成了“一纸空文”、承诺变成了“空头口号”,缺少定期整治活动。


以人为本,一切为患者着想,一切为患者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医疗卫生隐患,遵纪守法,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仅是大中医院医生的事,也是基层医生的卫生执业宗旨,是密切医患关系的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桥梁。


安徽将这些违规行为纳入医疗机构整治,对违规医疗行为视情依法作出停业整顿、吊销执业资格、从业限制等处罚;依法依规纳入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和信用体系管理,并向社会公布,从而来不断提升惩处威慑力。


期盼,新的一年里,各地都能针对医院,尤其是基层及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生加强违规医疗行为专项整治,并在整治活动的基础上,强化飞行检查,并实施好基层机构、基层医生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给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位基层医生套上一个“紧箍咒”。


这是一面镜子,可将教育、服务与处罚相结合,迫使他们要不断提升“自律”意识,要时时对照,时时检查自己的医疗行为是否规范,是否有“越位、错位”行为,是否有不作为现象,从而预防不良执业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