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年底了,笔者突然忙碌起来,不是因为业务繁忙,而是因为“患者”增多。在许多同仁的心目中,也许患者增多是一件好事,但是,笔者的这些“患者”,是一些特殊人群,让人感到很无奈。
熟人“患者”要求开20盒阿莫西林
一位熟人“患者”来到诊室说,牛大夫,你给我开20盒阿莫西林。这让笔者感到很惊讶,问他为什么要开这么多药,这位“患者”说,他家一共有四口人,全都不在家,快到年底了,如果不在这时候买药报销,再过段时间,诊所没了药,合作医疗本又要过期作废了,岂不可惜!阿莫西林属于常用消炎药,多开一点也无妨。 面对笔者的解释和拒绝,“患者”竟然给笔者做起了思想工作。他说,反正国家又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开了也是白开。如果这里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到别处去开。 对于“患者”的这种要求,笔者感到很无奈。国家确实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和规定,而且,作为熟人和邻居,笔者往往很难拒绝。 亲戚“患者”推销药品 一位亲戚来到药房要笔者给他开一些药品,报销之后再以药品的进价或者稍低于进价的价格销售给笔者,从中赚取差价。 面对亲戚的这种要求,笔者感到很可笑。药品属于特殊商品,按照目前的规定,村卫生室的药品要实行“三统一”采购,而且要有原始发票和入库验收记录。 笔者认为,这种与常规不符、有悖合作医疗初衷和违背报销原则的行为,作为一个村医不能这么做,于是宛然回绝了亲戚的要求。 用别人的合作医疗证和身份证来开药 一位年龄稍大的慢病“患者”,拿着三五个别人的身份证和合作医疗证来到诊室,要求笔者给他多开一些心脑血管类的药物。这位“患者”说,这些合作医疗证全是亲戚邻居的。 笔者打开后发现,果然还未曾用过。笔者知道这种做法不对,可是看着老人可怜兮兮的样子,实在是左右为难。 其实,像上面的这种情况,每年都有发生,而且几乎每个地方都在上演。另外,因为过量储存药物,许多患者最终用不完导致药品过期的情况比比皆是,不仅给患者造成了经济损失,也浪费了国家的医疗资源。 为了使合作医疗的政策真正发挥其惠民的初衷,让医疗资源合理利用,作为一名基层医生,笔者认为,我们在平时的基本医疗服务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同时,也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督,让医疗服务真正做到便民、惠民。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百姓对新农合的认识 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国家的医疗优惠政策,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情况的发生。 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认识到不能为了贪图一时利益而盲目开药、用药,这样不仅会造成国家医药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个人的经济损失,甚至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麻烦。 加强管理,普及法律知识 基层医疗机构最贴近老百姓,具有服务方便、简单快捷等多方面的优势。但同时,也在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导致上述“患者”无端开药的情况时有发生。 笔者认为,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工作,处方审核要更加严格。同时要提升医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大家学习了解违规违法医疗行为的危害,进而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新农合资金的流失。 调整相关政策,合理利用新农合资金 一直以来,我国的新农合都是实行年终清零的原则。对当年新农合资金没有报销或者没有完全报销的居民来说,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经济损失。大多数居民都选择在年底疯狂开药来降低损失。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该适当调整相关政策,将新农合年底的剩余金额,按照一定比例顺延至次年应该缴纳的新农合费用之中。这样,既减轻农民负担,达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又能解除农民因为新农合资金没有报销完毕而被强行作废的不平衡心理。 总之,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基层已经运行了十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通过各层各级人员的共同努力,人民群众对就医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观,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好处已经深入民心。 但同时,一些问题和不足,也会随之凸显出来,这就要基层医生在日常的医疗服务过程中,既要服务好患者,又要不失原则。只有这样,我们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才能够更加成熟,我们的基层网底才能够更加牢固! 作者 | 牛银朋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