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
为国家服务,却没有编制。当下推行的镇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进程中,村卫生室要接受上级卫生机构对其业务的管理和考核,但村医身份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农民,以至于村医的待遇及养老问题无法解决,而这两样不能合理的得到解决,就会导致村医转行,后继无人等问题,大部分村医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女继续从事乡村医生工作。
2、养老
我身边有一位老村医,做村医30余年,现在老了,没有行医能力了,自己和老伴又都有病,就连自己的医药费都成问题!虽然个别地区已经努力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但是一个月几百元很难解决老村医生活问题。
3、与卫生院的关系
卫生室和卫生院本应是指导的关系,但现在成立上下级的关系。卫生院权力过于集中,滥用职权,即是利益分配者,也是获得者。
4、村医流动性差
几乎没有流动的可能。
5、村医权力和义务不对等。
6、村医医疗风险极大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主要承担方是村医,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赔款,高额的赔款即使村医倾家荡产也难以承受。国家是否可以出台“医疗事故责任险”来降低村医的损失,村卫生室法人代表不明确。
有的地区村卫生室的法人是当地村主任,虽是法人却不承担法人的义务与职责,形同虚设!
7、村医渴望学习,但培训机会少
多数流于形式,临床实用技术少,对村医诊疗帮助不大,导致村医不愿意参加培训。缺少奖励机制,学不学一个样,有没有证也一个样!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与乡村医生资格一样,以及繁重的工作导致村医没有时间系统学习,因而大部分村医不愿意考取执业医师资格!
【如果国家能对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纳入到国家编制,那么可以解决乡村医生不愿意考取执业资格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后继无人的问题!]
8、基药种类少
质量参差不齐,药品价格变动导致村医用药过于局限。
9、设备单一
基本上还是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设备的简单往往导致误诊!
10、工作强度大
24小时待岗,公共卫生压力大!【没有休息日,精神高度紧张,深怕出一点点差错!村医一人要负责书写处方,门诊日志,门诊病历,消毒毁型记录,紫外性等消毒记录,药品记录等等多项纪录,还要负责本村的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健康宣教,各种疾病管理等等。
11、政策不统一
12、合作医疗补助款发放延迟
补助款被截留,克扣等等现象,根本原因是监管单位与拨款单位是同一个机构,正常应该卫生行政部门只负责监管,村医的补助应该直接拨到乡村医生个人银行账户上,不通过卫生管理部门!
13、公卫补助款发放延迟甚至克扣
14、村民要求上门出诊的需求与医疗风险的矛盾
在农村去患者家巡诊治疗,已经形成一种村医工作的模式,但出诊往往又加大了医疗风险,没有相关法律对村医出诊进行?;ぃ?/p>
15、健康档案真实性差
健康档案是一项惠及百姓的工作,但是健康档案的真实性却不容乐观,首先健康档案为村医指定的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导致做假档案,其次,建立健康档案的补助款太少。
完成一份纸质档案大概需要包括体检,问诊,基本情况填写等100余项内容,而又要把这100余项内容录入电脑,真实的完成这些内容的大概每个人需要1小时左右,不做其他工作的情况下每天只能做8人,按照一个2000人的行政村计算大概需要8个月才能完成,而工作了大半年的话每份健康档案的补助少之又少,1—3元不等.
16、各别省份健康档案分配不合理
分配的是卫生院做60%的工作,村医做40%,但村医却干了100%。
17,村医收入减少
零差价、卫生院恶性竞争至使病源减少、不合理收费(新农合管理系统软件费用,健康档案软件管理费用,包括电脑都需要村医自己支付!有的村医反应当地上级管理部门还摊派下来一些药品,报纸,手机等等。村卫生室的日常开销:取暖费,电话费,电费等等。恶性摊派罚款!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