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46年期间,他手写完成了全村1000多人的健康档案(图片来源:新文化报)
他是一名乡村医生,年已七旬。从最早的“赤脚医生”开始,行医已46年。2010年开始,他用颤巍巍的双手,为全村1140余名村民建起了健康档案。都是他亲手记录、誊抄。
老王的名号 村里都知道
近日,新文化记者来到吉林市船营区大绥河镇小绥河村。在村中随便咨询了一位村民———70岁的张秀荣。他说,老王在村中行医多年,口碑很是不错。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都会找他看?!耙话憷夏耆说募觳椋捕际撬醋龅?。他手头有我们的健康档案,一人一份,大家都知道的?!?/p>
“这么多年了,身体不舒服了,都是他来帮我看。除非生比较重的病,都不出村的。到大绥河镇医院,还有5里路,坐车6块钱,也不是很方便。他这儿,抬脚就到,或者招呼一声就到家了?!?8岁的包慧敏说,自己常年有高血压,老王这里不仅随时诊治,还有健康档案。随时翻阅,可以知道身体情况。
建起1140余个居民健康档案
70岁的王兴月走路时略有些颤。即便坐下,头也会控制不住地轻微左右摇摆。手,也会轻微颤抖?!案∪舜蛘氲氖焙?,手颤抖,不会扎偏吗?”记者问他。
“不会。找准了位置,一下就推进去了,就是一瞬间的事。这么多年了,这点准头儿还是有的?!蓖跣嗽轮势拥匾恍?,带领记者来到村卫生室。
吉林市船营区大绥河镇小绥河村卫生室位于村委会厢房内。去年新建的,80多平方米,窗几明亮。配备有观察室、处置室、药房等,对一个村级卫生室来说,医疗条件算是不错了。不过,办公室内还有一个有些年头的铁卷柜。里面,放着老王的“宝贝”。
这些“宝贝”,是一摞摞的黄色牛皮纸大信封,里面装有全村1140余名常住居民的健康档案。随便翻开其中一份,是村民王春华的相关医疗信息。包括其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化验报告单、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等。
生老病死 这里的档案全有体现
翻开这些村民健康档案可以看到,所有的档案内容都是在制式表格基础上手写的。谈及此事,老王言语中透着自豪:“国家要求都要建立档案,但是像我这样认真的,估计不多?!?/p>
老王指着柜中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档案说,这些档案摆放位置都是他设计的。“这一摞是儿童的,谁该打防疫针了,这里知道。这一摞是高血压的,这一摞是糖尿病的,这一摞是60岁以上老人的?!蓖跣嗽轮赶蛄硗庖恍∞?,声音低沉了许多:“这二十来份,是近几年已经去世的。他们的档案,再也不会添加内容了。”
随着档案制度的建立,村中所有居民从出生开始,到儿童时期打疫苗、青年时期体检、老年时期体检及去世等所有过程,在健康档案中都会有所体现?!凹幢阄也桓闪?,这些档案还会留存下来。后继者也可以根据档案,了解村民身体情况和疾病预防情况,一直沿承下去。”王兴月说。
档案全部手写 用废30余支笔
新文化记者注意到,尽管王兴月双手颤抖,档案中的字迹却相对比较工整。面对记者的疑问,他说自己是用两只手来写字的。
“岁数大了,也不会用电脑,档案只能靠手写。现在手又哆嗦,只好俩手一起上,右手拿笔,左手食指顶着笔,然后把档案完成?!蓖跣嗽滤担P男创砝朔阎剖奖砀?,他都是先把询问采集到的信息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晚上回家后再认真誊抄到表格上。
从2010年7月份开始,王兴月按照上级卫生机关要求,开始为小绥河村民建立健康档案?!捌镒抛孕谐蛋ぜ野せё吡?个多月,有的村民家自行车到不了,只能步行上去。有的村民不在家,还得再次上门?!蓖跣嗽滤?,直到11月底,他才将绝大部分村民健康档案建立起来。
“后来的时候都下雪了,他骑车子出门还摔倒过呢。晚上回来还趴桌子上写档案,熬夜到晚上10点多,老不容易了?!?2岁的妻子纪素芹说。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