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物是临床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药物,能有效缩短病程,加速皮疹愈合,减少新发皮疹,阻断病毒播散。
治疗带状疱疹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溴夫定和膦甲酸钠,应在皮疹出现后的72小时内开始服用,以迅速建立并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对于那些伴有中到重度疼痛、皮疹严重、出现新的水疱、广泛的皮疹,或是伴有带状疱疹眼炎、耳炎等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患者,以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即使皮疹出现时间已超过72小时,也建议进行全身抗病毒治疗。
1、 阿昔洛韦
(1)在感染细胞内经病毒胸苷激酶磷酸化,生成阿昔洛韦三磷酸,后者可抑制病毒DNA 聚合酶,终止病毒DNA 链的延伸。
(2)口服阿昔洛韦主要用于免疫功能正?;颊撸痪猜鲎⑸渲饕糜谟胁⒎⒅⒎缦栈虿∏榻细丛拥幕颊?,包括:头颈部带状疱疹,高龄,有出血性、坏死性病变,多皮节受累,免疫功能缺陷,伴有内脏或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
(3)对阿昔洛韦过敏者禁用,肾功能不全及高龄患者需慎用,必要时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孕妇用药需权衡利弊。
(4)常用剂型较多:普通片剂、缓释片、咀嚼片、普通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凝胶剂、乳膏剂,成人具体剂量用法如下图(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儿童用法参见说明书)。
2、伐昔洛韦
(1)伐昔洛韦为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阿-伐),口服吸收快,在胃肠道和肝脏内迅速转化为阿昔洛韦,其生物利用度是阿昔洛韦的3 ~ 5倍 。
(2)伐昔洛韦主要用于免疫功能正?;颊撸庖呷毕菡咔嶂⒉±部捎τ?。
(3)对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过敏者、2 岁以下儿童禁用;肾功能不全者、妊娠 < 20周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4)用法用量:由于已上市的伐昔洛韦药品比较多,剂型都不一样,目前分为以下这4种:
① 规格一:0.15g/片,0.3g/片,口服。一次0.3g,bid,饭前空腹服用。带状疱疹连续服药10日,单纯疱疹连续服药7日。
② 规格二:0.5g/片,口服。每次2片,tid,疗程7天。
③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2)建议:1000mg/次,口服,tid,疗程7~10天。
④ 欧洲指南公认的伐昔洛韦治疗剂量:1000mg/次,口服,tid,疗程1周。
3、泛昔洛韦
(1)泛昔洛韦为喷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喷-泛),口服后迅速转化为喷昔洛韦,在细胞内维持较长的半衰期。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其作用机制同阿昔洛韦,而生物利用度高于阿昔洛韦,因此给药频率和剂量可低于阿昔洛韦。
(2)有研究显示,泛昔洛韦在早期缓解疼痛方面的疗效优于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但也有研究并未显示显著差异,因此未来仍需大规模高质量临床研究以明确。
(3)泛昔洛韦主要用于免疫功能正?;颊撸苑何袈逦ぜ芭缥袈逦す粽吆筒溉槠诨颊呓?,孕妇、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4)用法用量:片剂/口服,用于带状疱疹成人剂量为 250~500mg/次,tid,服用 7 天
4、溴夫定
(1)溴夫定可经一系列磷酸化转化为溴呋啶三磷酸盐,后者可以抑制病毒复制。该过程只在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进行,因此溴夫定的抗病毒作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溴夫定抗病毒作用较前述3种药物强,且能明显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生率。
(2)溴夫定品主要用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的早期治疗。
(3)对溴夫定过敏者、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肝病活动期慎用。该药安全性较好,肾功能不全时无需调整剂量,特别适用于老年患者。
(4)溴夫定禁与氟尿嘧啶类药物同服,因二者相互作用可导致严重的骨髓抑制。
(5)用法用量:片剂/口服,用于带状疱疹成人剂量为 125mg/d,qd,服用 7 天。
5、膦甲酸钠
(1)通过非竞争性方式阻断病毒DNA 聚合酶的磷酸盐结合部位,防止病毒DNA 链的延伸。
(2)根据我国专家共识和欧洲皮肤科协会指南,静脉滴注膦甲酸钠仅被推荐用于对阿昔洛韦耐药的免疫功能损害患者,当有肝肾功能不全时应适当调整剂量。
(3)用法用量:注射剂/静脉滴注,用于带状疱疹成人剂量为 40mg/kg/次,q8h。
参考文献: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工作组,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 55(12): 1033-1040.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