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药是指能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能力的药物。通常具有稳定肝细胞膜,对抗肝脏炎症活动,降低转氨酶和黄疸水平作用。
常见的保肝药物分类
解毒类
降酶类
抗炎类
促进肝细胞再生类
利胆类
促进能量代谢类
中草药
1、解毒类
作用机制:
可以提供巯基或葡萄糖醛酸,结合体内自由基,对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じ卧嘞赴泻匣牡鞍缀兔福銮拷舛竟δ堋?/span>
代表药物:
葡醛内酯、还原性谷胱甘肽、硫普罗宁
临床应用注意:
过敏反应。
硫普罗宁:
经肝代谢,重症肝炎或伴高度黄疸、顽固性腹水、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降酶类
作用机制:
为合成五味子丙素的中间体,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显诱导作用,加强对四氯化碳及某些致癌物质的解毒能力。临床上主要降低ALT,对AST作用不明显,保肝作用弱,常联合用药。
代表药物:
联苯双酯、双环醇
注意事项:
降酶效应迅速,应用方便,不良反应少见
肝硬化、妊娠和哺乳期慎用
不能突然停药
3、抗炎类
作用机制:
有类激素作用,具有抗炎、?;じ蜗赴⒏纳聘喂δ艿淖饔?。主要为甘草甜素制剂,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成分有18α、18β两种异构体,其中α体的抗炎、激素样作用强于β体。
代表药物:
第一代为甘草甜素(甘草酸单钾盐)
第二代为复方甘草酸苷(β体甘草酸单铵盐类)
第三代为甘草酸二铵(α体为主的α、β体混合制剂 )
第四代为异甘草酸镁(纯α体制剂)
不良反应:
类激素样、假性醛固酮样作用。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禁用:高血压/糖尿病病情控制不佳、心衰、严重低血钾、肾衰、妊娠期及哺乳期
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出入量、电解质
注意:不能突然停药
4、促进肝细胞再生类
代表药物:
多烯磷脂酰胆碱( PPC )
作用机制:
多烯磷脂酰胆碱是以大豆中提取的粗制磷脂物质精制而成,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促进肝细胞膜再生、协调磷脂和细胞膜的功能、降低脂肪浸润、稳定胆汁。
注意事项:
口服吸收迅速,经肝代谢,代谢物自尿排泄
针剂禁用电解质注射液稀释
含苯甲醇,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
5、利胆类
腺苷蛋氨酸( SAMe ):
为人体所有组织和体液中的活性物质,作为甲基供体参与重要生化反应,用于肝内解毒、稳定肝细胞膜、防止胆汁淤积。
熊去氧胆酸(UDCA):
为正常胆汁成分的异构体,可增加胆汁分泌,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减少肝脏脂肪,松弛Oddi括约肌,促进胆石溶解和胆汁排出。严重肝功能不全、胆道梗阻禁忌,妊娠和哺乳妇女慎用。
茴三硫:
分泌性利胆药,不增加肝脏负担,能增强肝脏GSH水平,明显增强酶活性,从而增加肝细胞活力,促使胆汁分泌增多。
6、促进能量代谢类
维生素类:
VitC、VitE、复合VitB、VitK等,其中VitK参与肝脏合成凝血酶原,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
辅酶类及其他:
肌酐
三磷酸腺苷
门冬氨酸钾镁
7、中草药
中药对急慢性肝病的治疗均有独到之处。五味子、茵陈等药物均有明显保肝降酶功效,许多方剂安全有效,临床应用广。
茵栀黄:抑制急性肝损伤,降低血清胆红素
水飞蓟宾: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
附重要图表:常用保肝药作用特点比较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