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附近一百元约 ,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包小妹24小时电话号码

脾胃湿热证的联合用药

2021/6/15 14:36:54来源:中国药店作者:刘力

“小姑娘、小姑娘,快来给阿姨拿点药,我这最近总是肚子不舒服。”


“阿姨您具体是怎么不舒服,给我说说症状?!?/span>


“我这段时间总是肚子胀,有时候便秘,大便也很干燥,嘴里口气很重?!?/span>


“那阿姨您张开嘴、伸出舌头给我看看。”


“啊......”


“可以了阿姨,您的大概情况我了解了,您这是脾胃湿热引起的症状,对证服用一些药物如藿香清胃胶囊就可以了?!?/span>


“小姑娘,脾胃湿热是个啥病???”



01
什么是脾胃湿热证



脾胃湿热证是湿邪困脾、日久而化热、湿邪与热邪相互郁结的一种病证,主要由脾胃运化失调、湿热困阻于中焦所致,是常见的一类脾胃实证。


那么,脾胃湿热证是如何发生?具体表现出哪些症状?对于脾胃湿热证又可选用哪些药物进行治疗呢?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期饮食不节、压力刺激等因素使得胃病发生率越来越高。


据数据统计,中国的肠胃病患者就有1.2亿,其中中老年人群占70%以上。


而根据常见的肠胃病患病调查比例显示,慢性肠炎发病率38%,浅表性胃炎发病率也高达30%。


02
脾胃湿热证的常见病因及症状表现


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不足是脾胃湿热的内在原因,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虽然病因病机有多种,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


正气不足,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和滞久则化热,可形成湿热;


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虚弱之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


1)脾胃湿热证具体可由以下原因所引起:


  • 饮食不节。如日常多进食甘肥油腻食物、酗酒等。

  • 外感湿热邪气。

  • 久病损伤脾胃或脾胃素来虚弱。

  • 劳累过度或情志不畅也是脾胃湿热证的诱因之一。


2)脾胃湿热证的症状表现


1、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


2、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


3、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03
脾胃湿热证的药物选择



在治疗方面,注重分解湿热,湿去热孤则易消解。而分解湿热的方法,应随湿热多少、病变部位而异。初起卫气同病,湿邪偏盛者,宜芳香透表里之湿;


邪在中焦,湿邪偏盛,宜以苦温开泄为主,佐以清热:迨至湿邪化热,成湿热俱盛者,宜苦辛通降,祛湿清热并进;


若至热重于湿时,以清热为主,酌情兼化湿邪。湿邪注下,泌别失司,则以淡渗利湿为主,为湿邪寻求出路。


脾胃湿热证病机在于湿热中阻,湿热困脾,因而治疗时以清热化湿为主,可选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1)藿香清胃胶囊(片)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醒脾消滞。用于脾胃伏火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苦口臭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适用人群:适用于脾胃湿热且热重于湿的人群。


联合用药:藿香清胃胶囊+一清软胶囊(大便干结/便秘患者)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2)胃痛宁片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理气和胃,制酸止痛。用于湿热互结所致胃脘疼痛,胃酸过多,脘闷嗳气,泛酸嘈杂,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


适用人群:适用于胃炎、胃溃疡属脾胃湿热证患者。


联合用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胃痛宁片


注意事项: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服;阑尾炎或急腹症患者服用可加重病情,可增加阑尾穿孔的危险,应禁用。


3)香连丸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克,一日2-3次。


适用人群:适用于腹泻属脾胃湿热证患者。


联合用药:香连丸+蒙脱石散


注意事项:不宜与洋地黄强心苷合用;不宜与含鞣酸的药物合用。


4)腹可安片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痛。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


用法用量:一次4片,一日3次。


适用人群:脾胃湿热所致的腹痛泄泻患者。


联合用药:腹可安片+乳酸菌素片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再次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疾病。


其次,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尽量不吃厚味膏粱、海鲜。


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应早睡早起,室内经常通风换气,能不用空调尽量不用,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


早起出来活动到出汗为止,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气。


未来体内湿热,如果只表现为轻微的症状时,通过以上调理就会有所好转,如果症状严重通过调理效果不好的,最后再找中医辨证施治后再调理。


04
小贴士(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的不同)



很多药店人在了解顾客有口苦的症状后,也可能认为是肝胆湿热证,然后给顾客推荐龙胆泻肝丸一类的清肝胆、利湿热的药物,此时应注意区分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的不同。


肝胆湿热证的患者病在肝胆,因而肝气不舒,常出现胸胁疼痛、灼热等症,且肝胆湿热的患者呕吐症状较脾胃湿热证呕吐更剧烈,肝胆湿热的呕吐物为大量黄绿色苦水,而脾胃湿热仅为呕吐食物带酸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