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这种抗血小板治疗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可以抗血栓,但另一方面,它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其中消化道损伤是最常见的副作用。
1、阿司匹林致消化道损伤的特点 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吃了多久? 服药后12个月内为消化道损伤的多发阶段,3个月时达高峰; 你吃了多少? 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并不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反而消化道损伤风险随剂量增大而明显增加,因此,建议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时应选择最低有效剂量(75-100mg每天); 你的年龄? 老年患者是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高危人群,年龄越大,危险越大; 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吗? Hp感染可加重阿司匹林的消化道损伤作用,因此在开始长期抗血小板治疗之前,建议有条件患者应检测并根除Hp; 和其它药物联用了吗? 阿司匹林与其他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联用明显增加严重出血发生的危险,主要以消化道出血为主; 无症状不代表没有并发症: 据统计,58%因阿司匹林并发症住院的患者先前无胃肠道症状,仅15%的阿司匹林相关溃疡患者存在临床症状,所有溃疡并发症中<50%存在报警症状。[1、2]。 2、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 总结一下,以下人群出现消化道损伤的风险更高,我们尤其要格外予以关注: 有消化道出血、溃疡病史; 合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塞来昔布、洛索洛芬等)或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合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 具有下列两项或更多危险因素: ?65岁以上的老年人; ?有消化不良或有胃食管反流症状;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长期饮酒。 3、如何预防? 对于需要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治疗将变得棘手,还可能带来致命性危害,因此,防患于未然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以下方面: 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在开始服药前先检测幽门螺杆菌,如果阳性者需要予根除治疗。 服用预防消化道损伤的药物。由于阿司匹林致消化道损伤在服药3个月时达到高峰,因此目前推荐:对于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尤其是需要两种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的患者应合用PPI(质子泵抑制剂) 3-6个月,6个月后可考虑继续或间断服用[3]。 如果经医生评估(请勿自行换药),确实有高危出血风险,可以换用氯吡格雷等其它抗血栓药品。
参考文献:
1.Gastroenterolog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 NSAIDs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2.Draft 3rd Edition 2009; Digestive Health Foudation
3.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等。中华内科杂志。2016;55(10:):813-823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