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散一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处方只有寥寥四味药,临床应用广泛。笔者对此药在临床应用方面略有心得,本文将对平胃散从组方、配伍特点以及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等做些简单分析,和大家分享。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并宜服。 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 组方: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锉、炒)三十两。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服3-6克,姜、枣煎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苍术,辛苦温燥,入脾胃经,辛以燥湿,苦以降浊,芳香化湿,燥湿健脾;厚朴苦温燥湿,理胃脘之气;陈皮理气消除胀满,又行气化湿;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生姜、大枣调和肝脾。以增强脾的运化。全方行气燥湿并用,而组成苦温燥湿运脾之剂。 配伍特点:全方以苍术重用以燥湿运脾为君药,以厚朴行气燥湿除满为臣药,佐以陈皮理气和中燥湿,甘草和中调药为使药。 临床主治:全方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用于湿滞脾胃证。证见胃脘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反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而厚,脉濡缓。 剂型:现在已经制成成药“平胃丸”,方便了临床使用。 平胃散的现代应用 现代可以用于治疗急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肝炎等消化道疾病。 急性胃炎:急性胃炎一般起病较急,症状轻重不一。因饮酒、刺激性食物(如生冷、寒凉食物)和药物引起的急性单纯性胃炎多表现为上腹部胀满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对于辨证为湿滞脾胃的患者即可以使用平胃散治疗,受凉伴有恶寒的患者可以配伍藿香正气散一起服用,不但可以加强平胃丸的燥湿和胃功效,还能解表散寒;伴有消化不良症状如嗳腐吞酸,不欲饮食明显的患者可以配伍保和颗粒(丸)一起服用,保和丸消食,导滞,和胃,与平胃丸相伍对食积和湿滞脾胃相得益彰,起到协同作用。 胃神经官能症:胃神经官能症女性多见,与精神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嗳气,神经性厌食三种类型。 胃神经官能症表现为痰湿阻滞气机、脾失健运的可以服用平胃丸。如果表现为神经性呕吐为主可以配伍小柴胡颗粒。神经性嗳气患者有反复发作的连续性暧气,致使不自觉地吞入大量空气而使症状更为明显,导致频频暧气,表现为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 此类患者可以在平胃丸基础上配伍以柴胡疏肝散。神经性厌食的患者表现为厌食或者拒食,可以配伍逍遥丸同时服用,逍遥丸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肝炎:肝炎患者尤其是急性期出现腹胀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为多半是湿邪为患阻碍脾胃。 在常规治疗保肝基础上可以服用平胃丸,出现发热呕吐可以同时服用小柴胡颗粒;乏力纳差可以配伍健脾丸或者四君子丸效果不错,出腹胀腹泻乏力可以用平胃丸配伍参苓白术丸。以上各种中成药与平胃丸相伍能够让消化道症状减轻或者消失。 总之,平胃散虽然组方简单,但是有健胃、解痉止痛、止泻、调整胃肠道功能、抗消化道溃疡作用,并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从而增强消化机能,排除肠内积气,而达健胃助消化之效。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疾病外,还可以治疗急性胃炎、急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另外对于咳嗽患者出现舌苔白厚腻属于痰湿型的患者配伍平胃散可以明显增强健脾化痰止咳的效果。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