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孩子家长见孩子感冒,就在家中给孩子服用感冒药,但是大多孩子家长由于医药学知识的缺乏,存在许多用药误区,主要表现在:
误区一 滥用抗菌药物
普通感冒大多数是病毒引起的。属于自限性疾病,不论用不用药都会在1周内自愈。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几乎不能改变疾病的进程??咕┲饕攵韵妇腥荆圆《拘愿腥疚扌?。尽管感冒可能造成自身抵抗力下降导致后续细菌感染,但是抗菌药在此情况下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可能产生细菌耐药性,增大以后耐药性细菌感染的风险。
误区二 盲目使用利巴韦林、奥司他韦
尽管感冒多由病毒引起,但是使用抗病毒药不能“药到病除”??共《疽┮灿懈髯缘亩杂Σ《局掷嗪妥诺氖视χぁ2煌萍隼臀ち钟糜谄胀ǜ忻昂土鞲?,利巴韦林毒副作用较大。奥司他韦主要在流感症状首次出现或接触流感患者后48小时内应用,可缩短病程或减少并发症风险。除了住院患儿,或有发生并发症等高危因素的儿童,其他儿童在48小时后再使用奥司他韦,获得的益处相比不良反应风险并不划算。
误区三 大人的感冒药,小孩减量吃
孩子不是缩小版的成人。有些药物成分不适用于儿童,如氨基比林、尼美舒利、安乃近等。而阿司匹林可导致Reye综合征,当孩子因水痘、胃肠炎、呼吸道病毒性感染而发热时,不推荐使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推荐OTC(非处方)的感冒、咳嗽药用于2周岁以下的儿童;12周岁以下儿童不应使用含有可待因的产品止咳。
误区四 中药副作用小,给孩子用更安全
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也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有些中成药制剂也会含有西药成分,在缺乏专业人员指导下,很容易与其他感冒药的成分重复,造成孩子过量使用而出现毒副作用,有的甚至很严重。另外,根据中医的辩证,认为感冒分为风寒和风热,应针对具体证候类型用药,而非随意选用。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