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Rudolf Virchow教授早在1856年就提出血栓形成三要素: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血液成分异常。2014年3月,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宣布将Rudolf Virchow生日(10月13日)作为“世界血栓日”,以纪念他首先提出“血栓形成”理论,并且通过这一活动提高公众对血栓性疾病的认知,促进血栓性疾病的规范诊治。
提到血栓,人们常想到脑血栓、心梗、肺栓塞等血栓栓塞性疾病。事实上,只要条件允许,血栓可以发生在心、脑、肺、肾、颈部血管、双下肢、肠系膜等任何部位。好家伙!还真是无处不在啊!血流受到阻碍后可以有相应部位功能缺失或各种疼痛的产生。唉!这就是传说中的“不通则痛”吧!
血栓形成部位在血管,正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不会轻易形成血栓,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在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或破损。破坏血管内皮的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俗话说“血管强则寿命长”,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就是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对“三高”的控制。
啦啦啦~拨开云雾见月明~想不想知道让人们又俱又恨的血栓长啥样?满足你!科学家把血栓取出来分析啦!结果发现动、静脉血栓各有不同哦!动脉里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