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六黄汤载于《兰室秘藏》一书中,称为“治盗汗之圣药”,是金元四家之一的李东垣创制的一首名方。
我在临证治疗中使用此方的经验,在此举两例与大家分享。
例一
患者家居黄沙,瞿姓,男,三十二岁。无“结核,甲亢”病史?;颊咦允鋈胨钩?,湿透衣服,汗冷,皮肤凉。经当地中、西医治疗无果,具体用药不详。经亲戚介绍至我处,刻下所见:人瘦精干,精神萎糜,拖身懒动,面赤唇绛,舌红苔薄黄,质粗,脉数。我见状分析为阴虚火旺证,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味知母,天冬。服十剂后,患者自觉好转,但仍有冷汗出。复诊时我在原方上加浮小麦、太子参,患者再进十五剂后来电致谢已痊愈!
例二
辜姓,杭口人,患者在浙江一鞋厂打工,自述近半年来闭眼汗出,汗出后惊醒,醒即汗收,汗带馊味,汗出使被褥湿漉,至少每晚换二次衣服,日累夜倦,又难以久睡,被盗汗折磨得苦不堪言。经当地医院检查无“结核,甲亢”,西药治疗无效,具体用药不详。经人介绍至我诊所,刻下见消瘦,疲倦无神,颧红唇干,渴喜冷饮,尿少便干。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我辨证为阴虚火旺,方用当归六黄汤加酸枣仁、五味子、龙骨、牡蛎。服五剂后病减。续方加浮小麦、太子参,服二十剂后致电谢意已痊愈!
方名:当归六黄汤
歌诀:
当归六黄二地黄,芩连芪柏共煎尝。
滋阴泻火兼固表,阴虚火旺盗汗良。
组方: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
剂量:当归六克,生地六克,熟地六克,黄连六克,黄芩六克,黄柏六克,黄芪十二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
本证多由阴虚火旺所致。肾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心火失去制衡,则心火独亢致火藏于阴分。寐时则卫气行阴,助长阴分伏火,两阳相加,迫使阴液失守而盗汗。虚火上炎故见面赤心烦,火耗阴津,乃见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数皆有内热之象。
当归养血增液,血足则心火可制,生地,熟地入肝肾而滋肾阴。三药合用,使阴血充则水能制火,共为君药。盗汗是由于水不济火,火热熏蒸,故以黄连泻心火,合以黄芩,黄柏泄三焦之火以除烦,清热而固阴,故为臣药。君臣相合,热清则火不内扰,阴固而汗不外泄。由于汗出过多,导致卫虚不固,故倍用黄芪为佐,一以益气实卫固表,二以固未定之阴,且可合当归、熟地益气养血。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之效。
配伍特点:
一、是养血育阴与泻火彻热并进,标本兼固,使阴固而水能制火,热清则耗阴无权。
二、是益气固表与育阴泻火相配,以育阴泻火为本,如当归加五黄。益气固表为标,如黄芪。使营阴内守,卫外固密,故发热盗汗诸证相应而愈。
临证加减:汗出甚者加浮小麦,山茱萸。阴虚而实火较轻者去黄连,黄芩,加知母。
禁忌:本方养阴泻火颇强,对于阴虚火旺,中气未伤者适用。若脾胃虚弱,纳减便溏者不宜。
个人心得: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曰:“寤而汗出曰自汗,寐而汗出曰盗汗。阴盛则阳虚不能外固,故自汗,阳盛则阴虚不能中守,故盗汗” 。此方用当归以养液,二地以滋阴,令阴液得其养,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令三火得其平。在诸寒药中加重黄芪,以固已虚之表,扶助未定之阴。
我在治疗上述二例病时,加宁心养神药,是我认为心主神志,主血脉,属火,藏血脉之气。血中有热扰乱心神,心神不守则卫阳不固。而主神志的基础物质是血,心神不宁则血液沸动,血热则蒸津液而汗出,故我加用安神宁心药。
我所讲的盗汗是经西医检查无器质性基础病如结核、甲亢等,在西药治疗上也无特殊方法上,而能用当归六黄汤治疗尚可痊愈的阴虚火旺型盗汗。上面所述是我对本方使用的体会,肯定有欠缺不妥之处,敬请诸位见谅.
作者:刘仙俄
来源:红杏e生
投稿邮箱:hxbjb@jcys.com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