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结核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
儿童结核病的困惑
据WHO报道,2016年我国TB年发病人数为89.5万,发病率为64/10万。其中,0~14岁的儿童结核病发病人数高达10万左右,占该年发病人数的11.17%(10万/89.5万)。儿童结核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
1 儿童结核病与成人存在巨大差异
我们知道,成人结核病有一定临床特点,通常为慢性起病,表现为消瘦、咳嗽、低热、盗汗、痰中带血等结核中毒症状,而儿童结核病却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如果从以上特点来判断有无结核病,经?;崧┱?、误诊。在笔者有限的临床经历中,遇到几例儿童结核病,都经过很长时间的辗转就诊,经多家医院后才最终确诊。
其中有两例印象特别深刻,都是小婴儿,曾多家医院就诊,甚至多次多科会诊,曾高度怀疑为化脓性脑膜炎和免疫性脑炎,最终诊断结核性脑膜脑炎,然而预后并不乐观。
在成人,结核病通常是慢性起病,而且消瘦和咳嗽症状突出,较容易引起临床医生重视。而在儿童,临床表现不典型,笔者遇到的不少结核脑病例均为急性起病,而这与我们对结核病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
对于儿童结核病的认识,可能很多医生都曾经和我一样,停留在书本讲的,认为儿童多为原发型肺结核,即典型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肿大(X-ray哑铃征)。殊不知,儿童由于免疫发育不成熟,极易演变及播散,较少表现为上述典型影像改变征象。
在成人结核脑的病例中,常有肺结核病史、免疫功能异常、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而在儿童,可能情况大不相同。前述的两个结核脑病例,起病都没有明显的肺部症状体征,而是当已经高度疑诊结核脑才行肺部CT发现肺部病灶。这或许也是这两个病例诊治久经波折的原因之一。
2 结核病的发病率下降,诊治却仍然棘手
从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看,2000年至2016年这16年间,结核病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每年约下降3%),结核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下降趋势(每年约下降2%)。因此,很多医生对结核病的诊断意识也随之下降,而且常以成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来判断儿童有无结核病,导致诊断延误。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